新版红楼梦定妆照终于真相了?
土地,是项目建设中的核心资源要素。如何保障建设项目尽快落地施工,实现土地“即供即用”呢?来看烟台市在“标准地”出让方面的探索。
眼下,在莱州银海化工产业园,总投资2.4亿元的烟台致美化学项目工程主体建设已完成60%,计划今年5月投产,项目从签约落户到拿地用时不到5个月。
烟台致美化学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 姜春香:原料进到国内以后,现在都堆在仓库库存着。这一次要不是说入园企业办理这么一个项目,时间很可能1年多办下来。
项目跑出加速度,得益于当地“标准地”出让改革。长期以来,受环评、能耗等多方面评估影响,化工企业需要经过11道手续才能拿地。为突破这一瓶颈,莱州在银海化工园启动“标准地”出让改革,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对拟出让的园区土地进行“标准地”区域评估。
莱州银海化工产业园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周冰:提前编制了园区环境影响评价、压覆矿评估等11个评估评价报告,降低了企业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
但是,企业拿地后,在正式开工之前,还得经过规划、测绘等4项程序。在“标准地”出让中,当地积极推行多测合一、多验合一、容缺审批等有效措施,致美化学从土地出让手续办理完毕到获得施工许可证,仅用了15个工作日。除了致美化学,这一次还有5家企业也实现了拎包入住园区。
莱州市土地储备中心主任郝琳:截至目前,该市共组织标准地出让23宗,面积1353亩,我们将“标准地”出让、拿地即开工与用地规划许可证、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不动产证四证齐发深度融合,助力工业项目高质量发展。
政府事先定标,让土地“自带嫁妆”出嫁;企业对标竞价,清楚知道所“娶”何地,按标施建;项目建成后,政府再对标验收。而为了让“标准地”发挥最大效益,烟台市还从项目容积率、能耗、亩均产值、亩均税收等方面设定准入标准,确保“标准地”上都是好项目。烟台黄渤海新区就创新推出新型产业标准地试点,在现有工业项目“标准地”基础上,要求企业除了承诺要达到亩均投资、规划设计条件等常规性指标以外,还要满足研发支出占比、研发人员占比两项指标,进一步凸显研发创新导向。据统计,去年该市共出让“标准地”165宗,总面积1807.17公顷,排名全省第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