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打造地方资讯门户第一网!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中国建造师网-江苏二级建造师、报考条件、学历要求、报考资格、报名时间、注册、培训-中国建造师信息网

热门关键词: 

  今年初,商务部公布2022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评结果。在参评的217家园区中,被誉为“安徽工业第一区”的合肥经开区排名再创新高。

  在“你追我赶”的态势下,连续两年跻身全国十强,合肥经开区做对了什么?如果把问题答案比作一篇论文,那么自2016年起开展的“亩均论英雄”改革则是其中的重要一章。

  6月下旬,合肥威胜利工程有限公司紫石路厂区如期投产。新厂区的40亩土地,正是某工业企业在“亩均论英雄”改革背景下腾退的低效用地。

  “与原先厂区相比,这里面积更大,四周环境也更有利于生产、物流。”据威胜利公司总经办负责人马春轶介绍,在搬入现有生产线基础上,企业还新添了数控机床等设备,“预计,今年产值能够增长20%以上。”

  原来,经过20多年的产城融合,威胜利公司老厂区所在的民营企业一园周边密布着住宅、学校、医院等生活服务设施。而民营一园本身,地块用途也调整为住宅和商业。搬迁,迫在眉睫,只是苦于没有去处,一直未能成行。

  “亩产”原是农业术语,将其引入工业范畴,就是为了推动资源要素向高效领域集中,以最小资源环境代价获得最大效益。七年前的2016年,合肥经开区在全省率先建立以“亩均效益”为核心的工业企业综合评价机制,通过基于评价结果的差异化政策供给,引导、倒逼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

  “客观上看,实施‘亩均论英雄’改革,是工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主观上讲,改革是我们走出‘舒适圈’、迈向更高台阶的必由之径。”合肥经开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徐向东说。

  收回一企业724亩低效用地,引进哈工大机器人集团、龙迅半导体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龙头企业;支持雪祺电气“拿下”邻近企业100亩低效用地及厂房、建设年产70万台对开门冰箱项目;引荐海尔盘活某公司327亩低效用地、建设年产300万台滚筒洗衣机和150万台商用空调生产基地……

  “针对某省属企业在辖区内的三块低效用地,我们与企业充分沟通,最终一道拿出‘收回一块、追加投资一块、建设战新企业所需园区一块’的解决方案。”徐向东表示,“三地联动”的处置模式,换来了省属企业、属地、战新企业的“三赢”。

  截至目前,合肥经开区已累计盘活低效用地8000余亩。在改革推动下,当地亩均效益“节节高”:2016年至2021年间,规上工业亩均税收年均增长17.8%;亩均营业收入年均增长24.5%;亩均利润年均增长13.8%……可谓,让“寸土”生“寸金”。

  汽车,是安徽的首位产业。在行业头部企业大众汽车集团在皖落户、发展进程中,合肥经开区引荐企业盘活低效用地1500多亩。由此,企业项目用地得到充分保障。如今,大众安徽已在合肥经开区投建了整车制造、核心零部件、销售及数字化服务、软件研发、智慧物流等项目,正全力打造集团在华新能源汽车基地。

  现阶段,安徽正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兴产业聚集地。在这一过程中,以亩均论英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记者了解到,自2021年起,安徽在全省范围推行“亩均论英雄”改革。今天,改革的故事每天都在江淮大地上演。

  “作为‘安徽工业第一区’,进一步向改革要效益、为关乎全省新兴产业发展的大项目落户做好要素保障,是我们的应尽职责。当然,深化改革也是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不断争先进位的关键一招。”徐向东对记者说,“围绕改革,合肥经开区将不断探索、不断完善,对于未来,我们和大家一样期待。”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