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打造地方资讯门户第一网!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中国建造师网-江苏二级建造师、报考条件、学历要求、报考资格、报名时间、注册、培训-中国建造师信息网

热门关键词: 

  “热死人”并非一句玩笑话。笔者从东莞市多家医院获悉,今年入夏以来,连续有中暑患者送医,多人确诊热射病——这一严重的中暑症状可能造成器官衰竭,严重者还会导致死亡。

  在一般认知中,中暑是不值一提的小事,然而,作为重症中暑的热射病却是极其凶险。急诊专家向记者介绍,热射病发作时,人体温度超过正常值,各种酶无法进行正常反应,脏器相当于“在热水里过了一遍”。如未得到及时救治,热射病死亡率将超过50%,致死率甚至大于急性心梗。而一旦进展到器官衰竭,即便送入ICU救治,预后也不容乐观。

  近期,东莞市多家医院收治了不少热射病患者。笔者从东莞市人民医院了解到,仅6月至8月份,该院就收治了7名热射病患者。其中严重的患者出现了凝血功能障碍、肝脏肾脏等多脏器衰竭,接受了连续性床旁血液净化、保肝、纠正凝血功能等治疗。

  “一名50岁的男性患者被工友送来,他在车间工作时突然昏迷,入院时体温40.1℃,已经意识模糊甚至昏迷。”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邓涛表示,经检查,患者肾功能趋向衰竭、全身高热。急诊立即予以呼吸机支持、冰毯降温、液体降温、快速补液、抗氧化等处理后,转入ICU继续治疗,目前已经好转出院。

  “今年入夏,我们平均每个月收治2至3例中暑病例,已确诊4例热射病,其中2例病情较为严重。”邓涛介绍,患者中暑的原因多种多样,除了长期暴露在室外高温环境下导致中暑外,有些患者是因为长期处于高温高湿不通风的环境下出现的中暑。

  无独有偶。日前,8岁的小杰(化名)因出现严重意识障碍被送至东莞市妇幼保健院急诊科。接诊时,小杰处于昏迷状态,体温40.8℃,被诊断为热射病。同时,小杰由于体温过高,出现多种严重的并发症,包括横纹肌溶解和脑、心、肝、肺、肾脏、胰腺、凝血等多脏器系统功能损害,其中肌红蛋白显着升高、心肌酶较正常值升高达40余倍,随时有生命危险。小杰转入PICU救治后,目前已康复出院。

  “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中暑类型。很多人有一个误区,以为只有长期在太阳下暴晒的体力劳动者才会得热射病,但其实儿童长期处于闷热环境中,或者在高温下持续运动超过自身极限,也有患此病的可能。”东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重症医学科PICU主任周新龙表示。

  “热射病通常不是突然发生的。”邓涛讲道,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中症中暑和重症中暑。先兆中暑与程度最严重的热射病之间,尚有一个进展过程。如果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大部分中暑患者是不会发展到热射病的。

  邓涛介绍,先兆中暑的主要表现为头晕、乏力、大汗、口渴、注意力不集中。此后体温升高、出现发热,但没有意识转变,则进入了轻症中暑阶段。如不加干预,体温将持续升高,可达40℃至42℃的高热,并伴有四肢抽搐、意识障碍,则进入了中症中暑、重症中暑阶段。最严重的中暑是重症中暑,即热射病,通常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

  哪些人是热射病易感人群?邓涛说,具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对体温敏感的人等都是易感人群。一些需要长时间在室外作业的工人、户外锻炼的运动员等也容易出现热射病。坐月子的妇女,如果在高温的天气里,门窗紧闭,也可能引发热射病。

  “热射病的治疗,早发现早治疗,治愈效果完全不一样。”邓涛强调,医院近期接诊的一位中暑严重的患者,是58岁的杨大叔,他在高温下持续工作了3个多小时,突然出现乏力、抽搐、神志不清等症状,被送到医院时体温已达42℃,经检查,确诊为“热射病、吸入性呼吸肺炎”。

  邓涛表示,吸入性呼吸肺炎是由于杨大叔在出现抽搐时未得到正确有效的处理而导致反流引发的,可见一旦发现身边人出现热射病,能够迅速做出正确的处理十分重要。

  如果发生先兆中暑、轻度中暑时,该如何处理呢?一旦发生中暑,要将病人转移到阴凉通风处,把患者头偏向一侧,保持其呼吸道通畅,并及时清除气道内分泌物,防止呕吐误吸。降低室内温度的同时,可以解开患者衣扣,并通过擦拭、冰敷等帮助患者降低体温。对于意识不清的患者,禁止喂水,及时送往医院。

  高温天仍在持续,邓涛提醒市民:老人、儿童等更要多饮水、避免在气温高时出门。另外,老年人不喜欢开空调,但环境温度高、湿度高的情况下又易造成中暑,子女应尽量帮老人事先做好各项防暑降温工作,在家中备足防暑降温的药物,劝说老人减少外出活动,如出现不适尽快送医就诊。而作为热射病的高危人群,户外工作者应注意避免长时间高温下作业,适当调整工作时间,及时补水,必要时提前准备盐水和冰块,出现中暑症状,一定要及时处理,转移到阴凉处,降低体温,严重者要立即就医。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