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无(wú)时(shí)无(wú)刻(kè)详情介绍!
1967年,新疆某部队丢失了一门大炮。军区领导立刻组成了专案组,可案件一直没有进展,这时一个老公安提出:咱们要不从村里的牲口入手?
7月的一天,天气酷热难耐,新疆阿克苏军区拉着三门淘汰下来的大炮来到阿什尔汗枪械所修理。军区打算修好之后,将这三门大炮送给新疆民兵训练使用。
阿什尔汗枪械所一听不敢怠慢,工人们昼夜赶工,仅用三天时间就修好了。随后,枪械所负责人之一的林科长下达试炮命令,只听试炮场传来“轰—轰—”两声炮响,林科长眉头紧锁——有一门炮没响。
按说没修好也不是什么大事,离交付时间还早,可以再拉回枪械所去修。林科长真正发愁的是原本运送大炮的三辆卡车,一辆突发状况,能开得只有两辆了,这就意味着有一门大炮没法运回枪械所。
新疆地区地广人稀,昼夜温差大。试炮场又在戈壁滩上,当时已是傍晚,如果再联系枪械所派车,开来天色就晚了,一是风沙大夜间行车不安全,二是戈壁滩已经很冷了。
众人思来想去,决定将这门坏掉的大炮留着试炮场,再派几个民兵严加看守。林科长不放心,临走前千叮咛万嘱咐留下的六个民兵一定要小心,看好大炮。
第二天天亮,正当林科长准备派车去拉大炮时,远处传来一阵叫喊声:“林科长——林科长——”循声望去,来人正是昨天夜里看守大炮的黄大豆。
据黄大豆供述,夜里戈壁滩太冷了,有四个民兵受不了就走了。最后就剩他和二狗还在看着大炮,夜里二人喝了点酒取暖,没想到睡了过去,等他醒来之后,二狗和大炮都不见了。
无论在什么年代,什么国家,丢失军事物资都是重罪,更何况丢失了一门大炮!枪械所炸了锅,众人莫衷一是,最后还是所长拍了板:无论什么后果,先想办法找到大炮再说!
随后,阿克苏军区、当地县政府以及公安机关相关负责人到达试炮场。阿克苏军区的首长十分恼火,说道:“你们知道吗?新疆不太平啊!既有国民党残余又有马匪,出了责任谁担得起?”
公安机关迅速成立专案组,对现场勘探了起来,但由于风沙过大,现场即使留有车辙、脚印也已被覆盖,这给破案制造了不小的困难。
既然没有证物,那就从人入手吧。于是,专案组首先将晚上参与看守大炮的六名民兵分开审讯,结果显示6人都没有作案的嫌疑,案件陷入僵局。
万般无奈下,专案组联系乌鲁木齐公安厅,请求协助破案。很快,以左先琨为领队的专家到达现场,与专案组对接情况。
专家组认为,首先这是门坏炮,如果有人想偷盗势必会先“打探”一番,国民党残余势力以及马匪基本不可能要一门坏炮,因为没法用,而且以往他们只截获生活物资或者是轻武器,没有条件运输如此笨重的大炮。
其次,之前的怀疑对象放在了看守及国民党、马匪身上,而忽视了新疆普通民间百姓。以专家组的经验来看,此时新疆地区的百姓们有很多人法律意识淡薄,极有可能想偷回去卖废铁、卖废铜。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有的人说有道理,也有的人说专家组在吹牛。见此,左先琨也没有争辩什么,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大家再研究一下手头的资料,明天我们再讨论吧!”
入夜,左先琨反复地看着案件资料,看到二狗的一句“我一没车,二没马”的供词之后,左先琨眼前一亮,像是想到了什么一般。
第二天,众人又围在一起讨论,有人问道:“左警官,你说民间作案的可能性比较大,我们想问,这么重的大炮至少要有一辆卡车运输,可县上现在加起来都没有十辆,且都是国营单位的车,民间百姓会怎么运输呢?”
一阵骚动后,左先琨补充道:“大炮很沉,又在沙地里,以我在新疆的经验来看,牲口拉的话或许会生病,我建议我们查一下整个县的牲口。”
在场的警员一听,一致认为这个怀疑是合理的。随后,排查牲口的行动开始了,这一查,果然出了问题——在一个村中果然发现了四头生病的牲口。
再一问牲口的主人,看到他们躲闪的目光,警员们心中有数了……随后,警员们将牲口主人先控制起来,又找来兽医判断牲口的病情。
“这是典型的牲口脱力,和人一样,牲口干完重活之后喜欢喝冷水,但它们没有分寸,喝多了冷水就会这样。”兽医说道。
听到警员的汇报后,左先琨大喜,立刻着手调查村民,很快揪出了嫌疑人关宝宗、钱青根、王子灵三人,左先琨之前的分析没错,他们正是偷盗大炮卖废铁和废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