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菌棚受灾干群连心挽损失
受大雪天气影响,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食用菌棚被大雪压顶,造成部分垮塌,为将损失降到最低,当地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共同转移食用菌并清扫菌棚积雪,做好凝雪后的生产自救工作。
近日,笔者走进印江自治县板溪镇泉溪村集体经济专业化合作社里看到,村里的食用菌大棚被大雪覆盖,每一个大棚上都盖着厚厚的白雪,部分大棚因承受不了积雪而垮塌。
“村里面接到下雪预警之后,我们就组织人员把外网揭开,因为这是常年的经验,如果不揭开,雪大了就会把它压垮,没想到帮外网揭了,内网也压垮了,现在我们已倒棚52个,损失在60万元左右。”印江自治县板溪镇泉溪村党支部书记任江指着垮塌的大棚心疼地说道。
据介绍,泉溪村专业合作社有食用菌棚100多个,种植有黑木耳100万棒、鲜菇20万棒,年产值在300万元左右。在降雪之前合作社就已经安排人手对大棚的外网进行了撤除,但由于降雪过大,还是出现了垮塌现象。为把损失减少到最小,该镇启动应急预案,安排专人到现场指挥除雪保产工作。
在灾情现场,印江自治县板溪镇党委副书记任胡勇走遍整个基地,查看受灾情况后对基地里的工作人员们说道:“这几天这个降雪天气要持续,你们这个大棚该加固的还要加固,积雪该清理的要及时把它清理了,把这个损失降到最低,这样才能确保我们正常的生产和最大地减少损失,在抗雪灾的过程当中,如果你们在人力、物力方面有需求及时向镇里反映,我们会及时来安排处理。”
“我们在接到灾情以后,迅速组织群众、党员和三职干部、驻村干部到现场对未损坏的棚上积雪进行清理,同时引导群众将晾入棚中的木耳和被压的棚中的香菇及时进行转移。”驻村第一书记张治江一边和群众抢收木耳,一边介绍道。
为避免可能产生的二次灾害,泉溪村在受灾后的第一时间组织干部、群众及时转移垮塌菌棚里的木耳和清理未垮塌菌棚上的积雪。
据了解,印江自治县板溪镇在接到降雪通知后第一时间制定了应急预案,灾情发生后立即启动预案,并派专人负责,在人力、财力、物力上全方位保障灾后保生产工作。(黄志权、刘斌)
近年来,贵阳银行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在新征程中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不断推进改革转型、管理精进、深化创新,做强公司业务、做大零售业务、做优金融市场、做好资产管理业务,坚定不移在发展和变革中迈出稳健有力的步伐。 坚守定位 积极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为根植于贵州省的地方性金融机构,贵阳银行始终秉承“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小微企业、服务城乡居民”的办行宗旨,始终坚持与地方发展共生共荣,以省市战略为导向,强化重大基础设施、制造业、乡村全面振兴等领域融资供给,将金融活水精准引向普惠小微、科技创新、绿色金融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在助力地方经济发展中彰显金融担当。…
春踏黔山青绿,夏至花海漫步,秋看杏黄果熟,冬赴冰雪之约。围绕冰雪资源,贵州省打造“南国滑雪”独特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