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打造地方资讯门户第一网!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中国建造师网-江苏二级建造师、报考条件、学历要求、报考资格、报名时间、注册、培训-中国建造师信息网

热门关键词: 

  上海市第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1月23日开幕,市长龚正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显示,上海基本民生保障持续加强,新增就业岗位60.6万个,养老金、医保、低保等民生保障待遇水平稳步提高,灵活就业人员在沪参保全面覆盖。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灵活就业人员是劳动力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这一群体实现社保的全面覆盖,有效解决了他们的职业痛点,让他们在医疗、养老等方面能得到兜底性的保障,有助于促进就业,进一步增强市场活力。

  近年来,依托“互联网+”的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快速发展,催生了很多灵活就业岗位,比如外卖员、网约车司机、主播、自媒体从业者等。数据显示,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已达2亿人。新就业形态的增加,提供了更多元化的从业选择,起到了扩容充盈“就业蓄水池”的作用。

  但灵活就业人员在为城市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往往没有稳定规范的劳动关系,在户籍等限制因素下,社保缴纳问题成为一大困扰。

  上海这样的超大城市,外来就业人员众多,人口流动频繁,灵活就业人员有约300万人的规模。这部分群体如果无法正常参保,不仅今后的生活保障存在问题,也很难享受到和社保挂钩的保障性住房等公共福利待遇,既会影响这部分群体的职业稳定性,也关系到城市整体性的社保扩面。

  2021年,人社部等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放开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户籍限制,做到“应保尽保”。

  上海快速响应国家政策,出台了相关落地文件,全面放开外省市户籍在上海从事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保的限制,积极推进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也就是说,一名灵活就业人员,就算是没有上海户籍的“沪漂”,也能够在上海参保,享受相关的社保待遇和公共福利。

  灵活机就业人员参保的积极性不高,除了自身工作稳定性、连续性较差之外,主要还是因为社保缴纳的门槛较高。对此,上海一方面充分依托“一网通办”PC端、“随申办”等线上平台功能,让灵活就业人员一部手机就能办理参保;在线下将办理职权下沉到街道、乡(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机构,让灵活就业人员一出家门就能办理。

  降低参保门槛,以更全面便捷的举措激活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积极性,体现了政策的关怀温度和公共服务的精细化。积极创造条件引导更多符合条件的人员参保,能激励新市民、青年人、一线务工人员等群体等各类人员积极奋斗、安居乐业,持续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而这,又将成为进一步促进就业的有利抓手。

  实现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全面覆盖,是了不起的成绩,体现了上海开放包容的城市气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上海要实施灵活就业人员服务保障行动。这是在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全面覆盖的基础上,提出的更高目标,值得期待,也期待上海能为其他城市提供更多有益的探索经验。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