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打造地方资讯门户第一网!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中国建造师网-江苏二级建造师、报考条件、学历要求、报考资格、报名时间、注册、培训-中国建造师信息网

热门关键词: 

  随着汽车行业模块生产的加快,以及各大车企资源和平台的不断整合,不少车企的产品都会采用同平台或者旧平台来推出新车,逐渐出现了“换壳车”这样的名词。一直以来在很多消费者的定义里,“换壳”是车企偷工减料的行为。

  但实际上,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的“换壳车”并非是之前单纯的贬义词含义,像大众集团旗下的很多车型,表面上看起来是换壳,但车型之间还是有着明显的差异化,这样做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自然值得肯定。那么我们作为消费者,应该如何对待“换壳车”呢?今天,兔兔带大家一起盘点比较经典的5款“换壳车”,看看是不是线

  自从吉利收购了沃尔沃之后,吉利旗下的领克品牌每发布一款新车,似乎都要顶着沃尔沃的“光环”,比如领克09,从上市以来,官方的宣传就声称采用了沃尔沃XC90同款的动力总成以及同款的平台架构,并且两款车的轴距也都是2984mm,驱动形式上,两款车也都是采用多片离合器式的全时四驱系统,前悬挂类型上也都采用了同级中为数不多的双叉臂式独立悬架。

  但从配置上看,领克09从次低配开始配备方向盘加热,XC90全系需要选装;领克09从次低配具备方向盘电动调节,XC90全系缺失;领克09的Ultra版具备前排座椅按摩,XC90全系缺失;领克09的后排座椅支持电动放倒,XC90全系都只能手动放倒。并且在价格方面,XC90的起售价高达63.89万,比领克09(25.79万)的起售价高了2倍还多。

  大众和奥迪可是泾渭分明的两个品牌,虽然奥迪是大众集团旗下的子品牌,但是在国人心目中,奥迪四个圈的含义可是要比大众的VW更有深意。虽然奥迪A3和大众高尔夫都诞生于大众汽车旗下的MQB平台,但一直以来,奥迪A3的车主从来不愿意承认A3就是换了壳的高尔夫,毕竟花了大价钱买的车怎么能和大众汽车一样呢?

  但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似乎这两台车都没有什么不同,当然奥迪A3比高尔夫多出三厢版选项,发动机两者都是使用的来自EA211架构的1.4T发动机,功率和扭矩一致,包括维持最大扭矩持续输出的转速区间也都一样;变速器与之匹配的都是大众DSG系列的DQ200七挡干式双离合变速器;悬架系统也是一样的,都是基础的前麦弗逊、后多连杆式独立悬架。

  只不过调教风格略有不同,A3油门响应更快一些,底盘更偏运动,过弯变线操控感会好一些。在内饰上,奥迪A3也延续了奥迪家族化的内饰设计,尽显奥迪的商务豪华感,高尔夫的内饰和配置比起豪华品牌奥迪肯定是略逊一筹,但是毕竟两者的售价相差接近八万,只能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了。

  林肯和福特的关系,想必已经路人皆知了,林肯冒险家基于福特C2平台打造,有人说,林肯冒险家是福特锐界的换壳车,从车型定位上来说,两款车完全差一个档次,冒险家是紧凑型SUV,福特锐界可是中型SUV,严格来说,冒险家更像是福特锐际的“精装修”换壳车。

  虽然是基于同平台打造,但是无论外观还是内饰方面,两者还是有着不小的差异,很明显冒险家是在向着豪华方向上有着重点设计的。并且林肯冒险家的悬挂系统表现出色,能够提供平稳的行驶感受。福特锐际则注重操控性能的平衡性,轻盈的车身配合精准的操控。毕竟这两款车的起售价差了将近十万块钱,如果不多给点其他配置那也说不过去。

  亚洲龙和雷克萨斯ES是在相同的架构和平台上生产的,即TNGA-K平台,两款车的三大件也基本一致,至少60%的部分是通用的。并且从外观上看,两者也有非常大的相似之处,毕竟亚洲龙的外观设计是以雷克萨斯ES设计蓝本为基础开发而来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亚洲龙一经在国内市场推出就受到不少人追捧,其中很大原因就是因为它更像是雷克萨斯ES的原型车。

  两者的2.0L和2.5L发动机是一样的,只不过是调教后的功率数据不同,但是亚洲龙的动力是强于雷克萨斯ES的,因为雷克萨斯ES更重,而多出来的重量无非就是一些基础性的配置,比如更多的金属、木质、真皮装饰、后备箱电动机等等,有人说购买雷克萨斯的人很理性,根本不为面子所动,那么为啥不买丰田亚洲龙呢?一样的品质、更好的动力、差不多的配置,雷克萨斯ES的价格就能上亚洲龙的混动旗舰版了,不香吗?

  斯柯达虽然和大众不是一个品牌,甚至斯柯达在国外还是一个独立运营的汽车品牌,但是在国内,斯柯达的所有零部件基本上都和大众通用,并且像斯柯达的昕锐和大众桑塔纳捷达、斯柯达的明锐和大众的朗逸宝来、斯柯达的速派和迈腾帕萨特,这些车型几乎就是一样的车型,三大件一样、底盘一样、各种零配件也通用,唯一的区别可能就是外观和内饰上细微差别以及车标的不同。甚至斯柯达部分车型的发动机标扣下来之后底下盖住的就是大众的标。

  以至于曾经有句广告语“懂大众的都去买斯柯达了”,虽然有点夸张,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既然三大件一样,零部件通用,两个品牌的区别就输在了品牌高度上,毕竟大众在国内的品牌认可度要比斯柯达高出太多了。

  在如今的汽车市场上,同平台的车型越来越多,“换壳车”的情况也越来越普遍,但对于共享平台和模块化平台等带来的“换壳”,并非不是一件好事,对一些低价入门车型来说甚至还是加分项,这是车企资源整合和追求利益的必然。

  对于消费者而言,能以更低的价格买到可靠性更好的产品,当然,不排除部分车企是真“换壳”,换汤不换药,这些才是消费者讨厌的没有诚意的“换壳”行为。至于换壳车究竟能不能买?市场原则毕竟还是要遵守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所以只要是符合自己的购车需求并且产品力性价比都不错的车型,兔兔觉得就可以考虑,你觉得呢?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