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打造地方资讯门户第一网!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中国建造师网-江苏二级建造师、报考条件、学历要求、报考资格、报名时间、注册、培训-中国建造师信息网

热门关键词: 

  作为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的毕业生最后能够留在文学系工作任教一直是我觉得很幸福也很幸运的事。留校工作后陆续承担了不同工作,有教师、副班主任、团总支书记、学生会指导老师等,众多身份合而为一,在我看来工作本质都是一样的,即育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十载风雨、百千栋梁。教师,应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风。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参加教学工作近五年后,我终于对这份工作有了些许自己的独特感受和小小窍门。

  作为教师,教书授课是第一重要的事情。如何能够把自己所知变为学生所得,把自己讲授的知识点变为学生笔下的创作,是值得反复思考和琢磨的事情。

  以前上学的时候,总觉得老师上课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倒背如流、信手拈来,一点难度都没有。直到自己站在讲台上,才理解为何有资深教授曾说,这么多年了,第二天上课之前还是会紧张。我仍记得刚开始参照教案制作PPT时的摸不清和拿不准,估量不好四小时专业课的体量和节奏,握着鼠标的手心里全是汗。慢慢地,我开始感觉到变化了。我的脑里开始有了每节课的节奏,心里也从容了不少,最重要的还是心态,我逐渐意识到,教学其实没有强制动作和固定套路,尤其是针对艺术创作,每个人的生活体悟和情绪感知都不相同,很多内容甚至没有绝对的对错、是非、高下。

  在创作层面,虽然同学们的剧作技巧尚显稚嫩,但文字里透着的朝气与勇敢也令我倍感欣喜。后来我不再是单向输出,会尽可能多地和学生们互动交流,头脑风暴的同时一起去探究这节课的核心内容。同样一门课,即使是相同的教案和PPT,但由于学生群体变了,依然会呈现出不同的状态,而我也受益于这每一次各不相同的火花碰撞。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和同学们一起成长,所谓渡人渡己,其实互为老师。

  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总要跟随时代变化而随机应变、不断更新,改良迭代自己的授课方式。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疫情和线上授课让人措手不及,从没讲过网课的我不免有些紧张和担心。在准备好线上授课的硬件之后,我又根据线上形式重新调整了授课思路和教学模式。后疫情时代,线上授课在所难免,区别于传统面对面的交流方式也是我和学生们一起在摸索实践。如今回看只觉弹指一瞬,校园又恢复了热闹,课堂重新回归线下,但这段猝不及防、调整思路的学习时光是我和学生们的共同记忆,也是一次难忘的工作挑战。

  与教学工作同样重要的还有学生工作。对于学生而言,在课堂教学中有所习得是一方面,在课堂之外的丰富实践活动中有所感触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所以对于老师来说,如何在学生工作中寓教于乐、寓学于趣也是一门学问。

  在担任文学系团总支书记期间,通过与团队伙伴的共同探索,逐渐找到了适合文学系共青团工作的方向与方法。我们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为抓手,帮助广大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021年夏天,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文学系学生的性格特点和专业所长,我们成立了文学系在行动小团队,选择“深学实悟——红色百年铸魂行动”实践主题,组织团队成员以手之笔塑造红色人物、创作英雄故事。团队成员分别采访了四位老党员,他们身上有诸多熠熠生辉的高尚品格,身体力行感染着周边每一个人,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了红色誓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努力、发光放热。通过这次实践,四位同学积极发掘身边的英雄人物素材,深度采访英雄人物的心路历程,以发现美的眼睛和创作美的笔杆将身边亲人的红色事迹记录下来,最终形成了文字报告和影像资料。在这个过程里,我和团队成员们一起感受到了成长的力量。

  2022年盛夏,我和文学系所有学生团干部一起完成了新一年的暑期社会实践。这次我们选择了“深情细味——家乡成就感悟”实践主题,以手之笔记录家乡成就。很多细节看似只是点滴之变,但恰恰是这日复一日的一点一滴最终改变了家乡风貌,丰富了记忆中最熟悉的土地。我在字里行间感受着同学们的感受,仿佛一起走过各自家乡的城市四季,这便是文字的力量,也是实践的意义。

  在这个人人容易焦虑的快节奏时代里,我和学生常常是互相勉励、一起加油、共同进步、彼此治愈,亦师亦友、携手同行,奔赴创作和生活的彼岸。

  课堂内是老师,课堂外很多同学叫我一盈姐。起初我对这个称呼还不太适应,不知道如何当别人的姐姐,也不确定能不能当好别人的姐姐。课堂里老师的身份很容易代入到课堂外的状态中,但大家一起工作、一起谈心、一起吐槽的时候完全不是刻板的师生关系,更像是工作搭档、合作伙伴,以及,我是大家的姐姐。

  随着互联网和自媒体的高速发展,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焦虑的人越来越多,学生们时常把emo(情绪低落、沮丧或悲伤等状态)挂在嘴边。作为一个过来人,我想了很多办法去开解、去劝慰,总是收效甚微。直至自己面对学生时意外敞开心扉、互诉苦水,反而让大家颇有一种“原来老师和我一样也有不解、烦恼和困惑”的感受,这种对等交流的平衡感无需任何精心包装的正能量和打鸡血即可释放学生压力巨大的紧张情绪。那一刻,我对“育人”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也对“交友”更添一分乐趣。任何时候,将心比心都是开锁秘诀,温度比准度更具人文关怀。

  故事里见创作、生活中见天地,教学或许分课堂内外,但育人却不拘泥于任何形式,教学相长、互有助益,育人的过程其实也是在渡己,我很开心能够在毕业多年后依然和同学们一起成长。(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内容有删减)

  2023年4月4日,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龙县招堤国家湿地公园,放眼望去绿色扑面而来,呈现出一幅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生态画卷。

  2023年4月2日,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新安江水域,游船航行在江面上。春日里,新安江两岸的青山与徽州古村落相映成趣,山水画廊风光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2023年3月22日,重庆万盛石林景区,各式各样的花儿竞相绽放,姹紫嫣红处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彰显出浓浓春意。

  2023年3月22日,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禹越分中心正式启用。该中心结合老年人就近就便养老的实际需求,集便民服务、文化体育、医疗养老、膳食营养等多种公共服务与生活服务为一体,打造适老化、多元化、智能化养老服务体系。

  2023年3月21日,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博览会在湖北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展期为3月21日至26日,来自国内外156所高校艺术专业的学生参展。

  2023年3月18日,山东日照经开区天天有岗位月月有招聘第六场专场招聘会在奎山体育中心举行,求职者向企业咨询岗位信息。该区先后组织6场专场招聘会,70余家企业发布岗位7000余个,现场达成就业意向1780人。

  2023年3月18日,河南洛阳,为期两天的中国小浪底轮滑文化节竞赛活动开赛。本次比赛设轮滑马拉松、速度轮滑(公路赛)、自由式轮滑等5大类10多个小项,来自全国各地154支代表队的2174名选手报名参赛。

  2023年3月13日,安徽黄山休宁县,茶农在有机茶园采摘春茶。春回大地,嫩芽吐绿。眼下,休宁首批春茶已进入采摘期。

  2023年3月9日,湖南常宁,天气晴好,金色油菜花与村庄、田园、河流山峦相映成景,构成一幅秀美山水田园画。

  2023年3月9日,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组织消防救援人员、索道维护人员和社会专业救援力量在天子山索道联合开展索道高空救援模拟演练

  2023年3月9日,为期三天的广州文交会在广交会展馆D区举行。广州文交会以“文化的广交会”为发展方向,以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轴,突出文化与旅游、科技、金融、商贸等领域融合发展等亮点。

  3月7日,“与春之和——2023江苏省小幅油画作品展”在苏州美术馆开展。据了解,展览共展出237位画家的237件作品,将持续至4月9日。此次展览是2023年苏州美术馆农历年后举办的首次展览。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