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ɡònɡ)内(nèi)肯(kěn)柜(ɡuì)真的还是假的?
就在核污水入海的同一天,中国海关总署发布公告全面暂停进口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许多国内的日本料理店也在第一时间挂出了禁止采购日本海产品食材的公告。
但大部分人不知道的是,在此次事件之前,大部分的平价日本料理店里采用的食材也都不是从日本进口的。
三文鱼是来自挪威的、鳌虾来自新西兰、海胆来自中国大连…除了蓝鳍三文鱼和松叶蟹等高端食材,绝大多数食材都能从其他国家的海产品中找到平替。
新闻发生以后,虽然来的客人不避讳点三文鱼、金枪鱼刺身等菜品,但近一周我们店里的客流量确实骤减了80%以上。
我和我先生最初就相识于大阪的一家日料店,他是留学生,而我是游客。日语不通的我靠着蹩脚的英语点餐,后来还是他帮了大忙,也因此结缘。
我们店面不足150平,主张小而美,专注和精致。在国家禁止进口日本食材之前,我们大部分的鱼类都是日本采购的——当天捕捞,即刻送上 Cargo飞机,大概早上六点就抵达上海机场。
2023年6月关于日料行业的数据报告,中国内地最少有79324家日本料理店,其中378家日料店人均消费1000元。
不过,我们店原本就价格不高,又是主打夜场酒水。只要产品新鲜,味道不错,客人也不会太挑剔。重要的就是感受日式料理居酒屋的氛围而已。
我们店的食材,卖的最好的三文鱼都是挪威的,北极甜虾是俄罗斯的,牡丹虾和肥牛是加拿大的,生蚝是法国或者韩国的(现在韩国的也不能采购了),扇贝、牡蛎都是山东的。
信任已经在崩塌,但建议爱吃日料的朋友也不用慌张,在日料店看到的菜基本放心吃,不能吃的是绝对进不了我们国家海关,更进不了餐厅,接下来的日料店基本都会采用欧美食材和国产代替。
40~45元/包(10串/包),一包可以拆三份多,鸡肝串也可以卖到一样的价格,其实只要13元/包……
就算很多人都知道现在的中低端日料店的食材基本都国产居多,很少日本进口,但是心理上已经排斥了。
就算是蓝鳍金枪鱼之后可以用西班牙、丹麦的代替,其他也找到平替,但尤其是酒水这部分,令我最担忧。
我想了很久,核算成本,最后还是决定结束这家店。毕竟投入太大,未来的变化太大,我已经撑不下去了。
疫情时,随时准备着封控;疫情后,大家兜里都没钱,哪舍得吃日料?便宜的,大家说不正宗;贵了,大家又吃不起。
这些日料店除了一些生鱼片,大多靠拉面、鳗鱼和烧鸟拉动盈利,这些食材大多出自中国本土,鳗鱼大多来自福建,烧鸟也基本上都是中国养殖鸡。
他们只能咬咬牙,寻找日本水产品的替代方案。比如海胆和金枪鱼,现在他们选择从西班牙进口,口感没有日本鲜,价格却一点也没变。
更让人忧心忡忡的是,我有个朋友说,等几年后,那些核废水飘到了西班牙,飘到了智利,飘到了阿根廷,他们就该关门大吉了。
我真正在意的并不是海产品怎么样,日料店怎么样,进出口怎么样,我更在意的是,这些核废水入海之后,我们人类会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