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蛇”共舞上“新”迎春
乙巳蛇年将至的北京,大街小巷亦年味渐浓。高高挂起的红灯笼让京城换上“盛装”,家家户户的门楣也正待“新桃换旧符”……
这是“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于2024年12月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第一个春节。此时,北京的各大博物馆也在用各自的方式讲述年的故事,适逢蛇年,以“蛇”为主角、与蛇年有关的展览也有了新花样——
步入以红色为背景布置一“新”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北4展厅,在已有浓浓节日氛围的展览空间里,人们正在这些“明星”文物前驻足观赏,不时还有人拿起手机、相机记录下这些来自遥远时代的艺术之美。
这是1月22日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的“四海一堂春——新春文化盛宴”,展览甄选了近200余件(套)馆藏文物精品,以“景星庆云至,天授人和时”“乾坤万象和,山固寿无疆”“又是春时节,春色如人面”三个单元,多角度地呈现春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此次展览的展品涵盖了青铜、玉器、钱币、陶瓷、金银器、漆器和书画等多个品类,而在众多蕴含吉祥之意、跨越不同历史时期的展品里,最为引人注目的当数那些融入蛇元素的文物。
昂首傲立,仿佛“目空一切”的“妇好”青铜鸮尊,此次是国家博物馆“官宣”的第一位展览中的“特邀嘉宾”。作为夏商周时期的明星文物,由国家博物馆馆藏的这只从殷墟妇好墓出土的鸮尊,造型奇特、纹饰繁复,鸮首、胸前装饰着兽面纹,羽冠装饰着龙纹,而在翅膀之上则装饰着一条蟠蛇,蛇首形似桃心,其蜿蜒之姿与鸱鸮羽翼相仿,寓示着两者的神秘交融。在与之面对面时,感叹商代青铜艺术的巧夺天工让青铜器亦可如此“华丽”之余,涌入脑海的皆是鸮尊背后的故事——它1976年出土于殷墟妇好墓,墓的主人“妇好”是商王武丁之妻,在史料记载中,“妇好”的身份多元,既是地位显赫的王后、慈爱的母亲,也是一名能征善战的女将军。她数度受命挂帅征战沙场,曾率一万三千名精兵征讨羌方,这场战役规模空前,为武丁时期兵力动员之最。思绪闪回,想象昔日的女将军“妇好”的英勇与智慧,再看面前的鸮尊,却从它那可爱的形象中,感受到了“战神”的勇猛与威严……
告别“妇好”鸮尊,展览中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在“龙蛇”交替之际,共同出现的国博馆藏彩绘十二生肖俑中的龙陶俑和蛇陶俑。圆形的展柜中,几束洁白的花朵前,兽面人身的它们直身并立,龙首与蛇首都目光坚定地望向前方,且身姿灵动。而唐代伏羲女娲像立幅,则是喜感与神秘感的结合体。画中,伏羲与女娲都身着唐风服饰,各自手持规、矩,上身紧依,下身交缠,头顶绘太阳,寓日之辉煌;足下绘月,上有桂树与一只捣药的玉兔,象征月之皎洁。于唐人所作的这幅画前,不禁想到的是古人的信仰与精神世界……
古韵风华,“安坐”于展柜中的文物静静地诉说着朝代更迭的历史。驻足展厅,却似闻历史的细语与回响,穿越时空而来的它们,满载着与悠久的历史文化紧密相连的独特年味。
一条幽静的小巷里,身着红衣的小女孩儿在五彩的花灯下蹦蹦跳跳着,在这幅名为《老街小财神》的照片里,有老街的古朴与冬日的节日气息;烟火气息浓郁的宅院,三五个女性正在忙忙碌碌,有人在贴春联、有人在挂灯笼,一幅《红红火火迎新年》的照片里,定格的都是我们熟悉的热闹景象……
这样的照片,在“金蛇献瑞——乙巳蛇年春节非遗暨民俗摄影联展”展览中比比皆是。虽然是静态的展示,却依然有动态的“热烈”氛围。
这个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的年俗文化展览,分为“春节溯源”“巳蛇呈祥”“春节非遗”“我们的节日·春节”四个部分,以突出展示典籍中的新春文化主题呈现蛇年的独特韵味。
进入中国国家图书馆总馆北区二层的大厅,空旷的展厅里,四周的展板上依次展示着展览的作品,每一幅作品都配有文案,详细阐述那些关于春节与年俗趣事的记载:“春节溯源”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春节的雏形,列举了从腊八开始,到小年、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初五及正月十五这些特殊日子里的历史习俗与来源;“巳蛇呈祥”介绍了“蛇”的文字演变,通过与“蛇”相关的典籍记载、各类传说、文学作品等内容,呈现蛇的文化属性的演绎与变化;“春节非遗”介绍了与春节相关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如剪纸、年画、舞龙、舞狮等一系列文化活动。
与现代人更加密切相关的,则是“我们的节日·春节”环节,展出的是2024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国家图书馆联合开展的“我们的节日·春节”民俗摄影作品征集活动中的入选作品,展现的是春节期间各地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
沿着充盈着笔墨书香的展厅走廊,一一欣赏完每一幅作品,仿佛触摸到了那些作品中来自历史的温度,也感受到了来自现实中的人们在镜头中记录的春节的温馨氛围……从春节的雏形到蛇字的演变,再到现代人记录生活中微小细节的摄影作品, 典籍中的传统节日,现实中普通人向往的春节,如此跃然于眼前。那一刻,只觉,书香在弥漫,温暖在流动。
从寒冷的户外进入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的展厅,瞬间就“燥热”了起来。像一不留神闯入了热闹非凡的“庙会”,眼前的一幕幕令人目不暇接——
萌萌的“灵蛇献瑞”花灯,手持“蛇年大吉”的寄语迎接着纷至沓来的人们;红彤彤的巨幅剪纸前,正有观众交替着与之合影;喜庆的花轿上空,五彩靓丽的龙灯“目光”炯炯有神,“面部”也带着一丝笑意……
繁华的展厅,喧嚣的空间,依然挡不住人们亲近每一个展品的热情。从来自福建晋江的闽台东石灯俗,到遍布华夏的剪纸、年画、布艺、扎染等艺术瑰宝,在这个同样于1月22日开幕的“过年——春节主题展”中都可以一览无余。一直延续到3月2日才结束的主题展览,以春节的重要时间节点为轴,通过“序厅”“辞旧迎新”“欢聚祝福”“乐岁弦歌”和“普天同庆”等五个主题单元,展示了120余项国家级与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来呈现春节文化的神韵与风采。
大小不一的剪纸、花灯、布艺……琳琅满目的每一件作品都蕴含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贴春联、放鞭炮、拜年、逛庙会……与年相关的每一个场景都充满了浓厚的春节氛围。而除了逛年货市集,观“非遗”表演,观众还可以在这里进行互动体验,通过写对联、拓印年画、制作花馍面塑等互动环节,亲身体验一次“非遗”手工技艺的魅力。
此外,北京民俗博物馆,以蛇生肖为主题,推出“巳至福升——蛇生肖主题文物展”,用民间蛇主题文物讲述生肖和春节,让观众走近民俗文化;恭王府博物馆,“岁朝迎祥 美意延年——恭王府博物馆藏传统木版年画展”,展示天津杨柳青、河北武强、河南开封等重要年画产地木版年画,让观众感受传统木版年画的韵味;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联手中国文物报社、生肖文化传播联盟数十家文博机构共同主办的“灵蛇献瑞——乙巳蛇年生肖文物大联展”,通过数百幅灵蛇题材的文物艺术品映像阐释蛇年生肖文化的同时还展示了40余幅“灵蛇”主题的儿童艺术作品。包括水彩、剪纸、浮雕、装置等多种艺术形式……
从古代的青铜器、陶俑到近现代的书画、摄影作品,再到“非遗”的展示,北京的各大博物馆里,年的味道被赋予了不同的色彩——无论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历史回响、中国国家图书馆的书香气息,还是中国工艺美术馆“非遗”技艺的匠心独运……每个展览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时代印记。从古老文明的起源到现代社会的演进,每一个展览,都是将古老的文化遗产与现代审美巧妙融合之路;每一次畅游,都是一次深度的文化探索之旅。
博古观今,沉浸式地跟随“文化年味儿”走进北京的各大博物馆,这份不一样的蛇年氛围,只在待你来……
△美国加州州长纽森(资料图)美国人口和经济规模第一大州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纽森当地时间16日宣布就关税问题起诉特朗普政府。他批评特朗普政府滥用关税政策的行为“违法”,给美国经济造成严重混乱和破坏。加州成为全美第一个就关税问题起诉特朗普政府的州。
特朗普:“百分百”相信能和欧盟达成协议!特斯拉暂停向美运送部分零部件:关税太高,无力承担!其市值一周蒸发超7000亿元
央视记者当地时间4月17日获悉,意大利总理梅洛尼抵达白宫,与美国总统特朗普进行会晤。特朗普政府官员表示,双方预计将在会晤中讨论一系列话题,包括贸易、移民和结束乌克兰冲突等。
一个女人俯身弯腰,拿块抹布仔细擦抹一把老藤椅,隔夜茶汤渗进藤条缝隙,阳光下看着倒比新漆更锃亮。女人身后冷不丁窜出个半大男孩,风一样刮过,那女子攒眉数落那孩子一句,立在门前把窗台下面接满雨水的搪瓷盆端起浇花。
山西“订婚强奸案”维持原判,被告获刑3年,审判长答问:处女膜未破裂是否影响强奸罪的认定?#媒体精选计划
谁动了1200多亿元“芯片蛋糕”?#特朗普 “#关税大棒”下#英伟达 坐不住了!4月17日#黄仁勋 抵华要与中国继续合作 #H20
每经记者:赵李南 每经编辑:文多4月17日,一年一度的福耀玻璃(SH600660,股价54.88元,市值1365.43亿元)年度股东大会在福清市召开。公司董事长曹德旺参加了会议,并回答了股东的问题。
真如寺位于上海普陀区,是上海着名的佛寺,其大殿多为元代原物,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在城市的喧嚣与繁华背后,总有一些古老的建筑,静静地伫立着,它们是历史的见证者,承载着岁月的记忆与文化的底蕴。真如寺大殿,一座低调的高龄建筑,隐藏在普陀的真如寺内。
现代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是不是总觉得没时间锻炼?长时间久坐不动、缺乏运动会出现肩颈僵硬、腰酸背痛等症状。今天,静宝教大家居家或办公也能做的4个简单好上手的动作,开启活力满满的一天吧!
在这个充满生机的季节里,人们的心情也随之变得愉悦起来。然而,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春天的温暖并不意味着可以放松警惕。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文、编辑小娄2022年12月29日这天,消失在大众视野许久的央视主持人朱军在社交平台上更新了一则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