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打造地方资讯门户第一网!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中国建造师网-江苏二级建造师、报考条件、学历要求、报考资格、报名时间、注册、培训-中国建造师信息网

热门关键词: 

  据媒体报道,原北汽集团副总经理、北京现代董事长巩月琼已经告别北汽、履新奇瑞。“不出意外的话,巩月琼已经到芜湖报到。”多个接近北汽和奇瑞的业内人士透露。

  公开资料显示,巩月琼于2004年10月加入北汽,2022年1月,升任北汽集团副总经理,同年6月兼任北京现代董事长。

  从其工作履历来看,一方面,经济学出身的巩月琼在集团财务相关的岗位上工作了13年,是一名擅长财务的“汽车人”;另一方面,巩月琼在集团内部主要深耕于北汽福田,这意味着其相较于乘用车板块,巩月琼在商用车业务管理和经营方面更为熟练。

  报道称,巩月琼或将凭借其在北汽福田积累的丰富商用车业务管理和经营经验,助力奇瑞重点布局的商用车板块“攻城略地”。业内对其也是颇为看好。

  可是,在巩月琼确定南下奇瑞之后,还是不禁要问一句——董事长都“跑路”了,北京现代真的要末路穷途了吗?

  坦白讲,现在再聊北京现代的颓势,确实难以讲出新意,基本就两点,一是品牌定位模糊,二是产品布局混乱。

  众所周知,北京现代曾经凭借着合资光环和高性价比,迅速打开中国市场,只用了11年的时间,年度销量就站上了百万大关。这被称为独一无二的“现代速度”,甚至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样板。在这家韩系车企的巅峰时代,连续4年销量都维持在100万辆之上,并在全国拥有北京、重庆、沧州三大基地和多达5座整车厂,总产能高达165万辆。

  随后,这一大好的形势在2016年急转直下,仅一年的时间,北京现代的年销量就从114.2万台跌落至2017年的78.5万台。2019年开始,北京现代更是以不可遏制之势走“下坡路”,一路“跌跌撞撞”,到了2022年、2023年年销不过25万台左右的境地。2024年前5个月,北京现代累计81784台销量,与其30万年度目标相差甚远。

  而且,高光的4年让北京现代迷失了自我,盲目扩厂导致产能过剩。以至于造成产品线过于混乱,加之国产品牌造车技术突飞猛进,北京现代一步步把自己逼入了困境。

  在鼎盛时期,北京现代车型多达十几款,几乎涵盖了乘用车所有车型。丰富的产品线并没有让销量再攀高峰,“子孙同堂”的销售策略反而成为消费者吐槽的焦点。

  首先,产品多代同堂扰乱了消费者的认知,并不清楚产品之间的关系差异,降低了伊兰特参数图片)等明星车型的市场认知度。其次,换代车型同台竞技导致同门相残,最好的例子就是曾经的B级车王者索纳塔,现如今到了卖不动的地步。内耗严重难以延续明星车型的生命力。

  “现代曾经的那种追求性价比和适用性的差异化打法,在当代的中国市场基本打不出来,因为中国有太多竞争对手可以做同样的事,尤其是日益强大的国产品牌”。专家如是分析,“而且,中国品牌不那么强的时候,北京现代还拥有‘合资’这样的品牌优势,还能用‘最便宜的合资品牌’去吸引用户,但在这几年国潮崛起之后,这方面的优势已经没有了。”

  毫无疑问,北京现代已经是积重难返,可即使如此,北京现代高层似乎并没有拿出相应的对策,反而是一再表明自己的“自信”和“甩锅”能力。

  今年3月第十一代索纳塔上市,北京现代副总经理戚晓晖接受采访时表示,“稳定在30万辆的规模,出口能够达到20万辆的规模,整个50万辆规模的企业,我想未来会运营的非常好。”戚晓晖明确表示了希望为了3-5年内北京现代能在国内市场稳定在30万辆的规模。

  而在近日举行的第十六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上,北京现代董事、常任副总经理吴周涛表示:目前汽车市场出现了一些不合理的竞争行为,例如以次充好、靠政策补贴、压榨供应商,甚至虚假宣传等忽悠消费者,同时靠水军网络攻击对手,贩卖爱国情怀绑架消费者,对整个行业伤害很大,需要制止这种不合理的行为。

  确实,北京现代的困境有国内市场变化的原因,但即便北京现代对“贩卖爱国情绪绑架消费者”的车企有诸多微词,也不能只顾着向外面开炮,去忽视了自身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不作为”的情况。

  确实,在当今新能源的大势下,受影响的合资汽车品牌不止是北京现代,只是在电动化上,北京现代的应对速度也太慢了点。

  今年4月,北京现代在北京车展上展出了第五代胜达和全新途胜L两款燃油车型。戚晓晖直言不讳地表示:北京现代还是比较坚定地坚守在燃油车的阵营。

  不得不说,在国内外车企大多都朝着电动化转型的步伐迈进时,北京现代选择了逆时代而行的做法令人“敬佩”。

  事实上,早在2016年北京现代就发布了新能源战略计划,推出了索纳塔混动版、伊兰特EV菲斯塔电动等多款新能源车型,但在消费市场上没有掀起半点水花。

  目前,除了存在感较低的IONIQ5 N和名图纯电动车外,北京现代的电动车依然没有准确的导入消息。

  根据计划,到2025年,北京现代的燃油车将实现全面混动化,未来3-5年内构建一款MPV、两款轿车、三款SUV车型的混动化产品矩阵,达成混动产品年销30万辆的规模。加速引入纯电品牌艾尼氪(IONIQ),2023年开始推出专属EV车型,3年内投放4-5款纯电车型产品,力争电动车产品年销达到20万辆。

  戚晓晖透露,“其实目前已经筹备了一些新能源车型,但对于北京现代来说,2024年更多的是要去做一些新能源产品的准备工作,所以正式上市的时间节点会安排在明年。”

  对此,北京现代总经理吴益均给出的解释是,在电动车领域,北京现代在学习各个自主品牌以及造车新势力。现在中国电动车市场竞争非常激烈,所以投入新款电动车十分谨慎。

  但这股“谨慎劲儿”过了头,北京现代畏缩不前。要知道,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阶段,不少车企领导人都将今年称为生死攸关之年。而北京现代在这样激烈的竞争态势下,不但没有拿出有说服力的产品应对竞争,甚至没有给予消费者充足的面对市场的信心。

  业内人士认为,当前,电动汽车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新兴的中国品牌崭露头角,市场发展速度令人称奇。在此环境下,合资车企压力重重。“北京现代电动化转型步伐稍显滞后,因为造车相当于没有护城河了,北京现代何时能实现转型,未来的考验十分严峻。”(采写汽车有智慧 火焱)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