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什盂马痒众是怎么回事?
,2023年全年GDP为5576.3亿元,同比增长3.1%,在东北主要城市中垫底,经济总量排在全国50名之外。
而去年最火的网红城市,山东淄博2023年全年GDP为4561.79亿元,比上年增长5.5%,虽然跑赢全国,但低于山东全省6%的平均增速。
先看哈尔滨,同在东北,同为东北F4,哈尔滨经济不及预期,但沉阳、大连、长春等呈现强劲反弹之势,在全国的经济位次不断向上攀升。
数据显示,沉阳、大连经济增速双双超过6%,GDP总量分别达到8122.1亿元、8752.9亿元,剑指东北首个万亿城市。
但事实上,2023年哈尔滨无论是旅游总人次还是旅游总收入,都已创下历史新高,但收入却远远跑输人气,无疑削弱了文旅经济的增长空间。
数据显示,2023年度,哈尔滨市共接待总游客量1.35亿人次,比2019年增长41.4%;旅游总收入1692.45亿元,比2019年增长7.4%。
其实,哈尔滨这些年文旅一直发展不错,尤其是冰雪经济在全国独树一帜,即使在疫情期间也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
哈尔滨曾是名副其实的工业重镇,工业占GDP比重一度超过半壁江山,如今却不足20%,不无提前“去工业化”的特征。
从人口来看,作为东北曾经唯一常住人口超千万的大市,哈尔滨人口却从高峰时期的1100万人一路直降,并在2021年首次跌出千万人口俱乐部。
如果能打破了人们对于东北的刻板印象,不再停留于诸如老工业基地、苦寒之地、投资不过山海关的传统认知,那无论哈尔滨还是东北长远发展,都有了新的可能。
数据显示,山东淄博2023年全年GDP为4561.79亿元,比上年增长5.5%,而山东全省的经济增速为6.0%。
从数据上看,淄博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2%,大幅跑赢全省及全国,但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只有4.7%,甚至低于山东省平均水平。
所以,重化工业的企稳向好,大工业项目的持续落地,为淄博经济带来了强劲支撑,但被寄予厚望的服务业却低于预期。
数据显示,2023年,淄博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3万元,增长5.4%,低于山东全省6.2%的平均增速。
所以,如何将网红经济的高人气转化为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如何将城市火爆出圈的契机转化为产业转型的机遇,或许才是淄博面临的长远挑战。
山东淄博、黑龙江哈尔滨先后爆火,让无数中小城市看到一夜出圈的希望,几乎所有城市都患上了“网红焦虑症”。
几乎一夜之间,多地文旅局长披挂上阵,从“题海战术”、美男计到喊话明星回家代言、拍土味视频造梗等层出不穷。
经济处于转型阵痛期的城市来说,无不渴望网红经济带来的巨量曝光效应,期待以此拉动经济增长,让整个城市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完成大转身。
流量最高的淄博,不过火了三四个月,而天津跳水大爷的热度更是维持了不到一个月,一些中小城市更是昙花一现,连一两个星期都无法维续。
如成都、重庆、长沙、西安,靠的不是一次两次的出圈,而是文化、旅游、餐饮、演艺、会展、体育等全方位的融合,将文旅产业与其他产业结合而来,才能最大发挥其经济价值。
当然,各大地市之所以追逐网红城市,除了漫天流量带来的显而易见的拉动效应外,更看重的是曝光机会,将此作为吸引人才和争抢企业的展示舞台。
对于名不见经传的地方来说,成为网红城市就是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如创造了村BA、村超神话的贵州榕江、台江。
对于一些本身就不乏文旅底蕴、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城市来说,网红城市也有着事半功倍的带动效应,如集冰雪经济、异域风情为一体的哈尔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