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察英雄》原来这才是齐禄“死活不愿进入侦察兵”的原因
314高地,敌人即将发起总攻,师长让文艺团的人,赶紧从前线撤离,齐禄作为警卫,被安排保护文艺兵。
一路上,他作为先锋,提前探路,让文艺团避开了一次又一次的生死危机,哪怕没有走过,他也能凭借地图,找到一条条最近,又风险最小的路线。
而离开了他的文艺团,立马就遇上了威胁,全部被活捉不说,还差点全军覆没,可见齐禄对危险的感知能力。
梁层带着的侦察兵,带着炸药准备去执行任务,半路上遇上了炸弹,车辆无法通过,刚好他们差人,就把齐禄这班的警卫全部带走了。
齐禄刚来到任务地点,他就开始分析,美军装甲部队的坦克是潘兴坦克,公路上最快可以开到40码,美军在行走时,会向两翼开火,炮声离这里的距离不到二十里地,坦克开到任务地,最多半个小时。
梁辰一听,觉得有道理,把齐禄放在李万福身边,李万福找了一个地点埋伏,齐禄一看,觉得不妥,认为李万福找的地方,很容易被敌人击中,反而是对面那个反斜面,可攻可守,可进可退。
梁辰科长带着他们,一次又一次从敌人手里,拿到了情报的同时,还一次次成功撤退,他们有自己的判断,有自己的坚持,从来不会退缩。
面对敌人的炮火,齐禄三步一卧,五步一稳,整个过程之中,他没有受到一点点的伤害,反而是其他人,不是受伤了,就是中枪了。
齐禄对抗过日本人,经历过内战,身上留下过日本人的尖刀口子,也有内战时,被流弹刺中留下的疤痕。
其次,齐禄的脑袋里面,装了很多知识,他能够凭借指北针和地图,就能在从未走过的山路里面,找到一条通往目的地最近的道路,还能避开敌人的风险,找到敌人的老巢。
看到文婕留下的血迹,凭借自己对方向的判断,他能快速判断出,文婕走错了路,甚至能够判断,大概人走到了哪里,会出现什么状况。
再次,他的反应能力是非常快的,每次都能精准判断敌人的信息,不管是对敌人的装备,还是对敌人的对战,都了如指掌,如数家珍。
日本人,杀了他的父母,杀了他的朋友,杀了他的亲人,对他来说,那是国恨家仇,他愿意去拼命,愿意杀了他们,为父母兄弟报仇。
现在朝鲜跟美国打仗,如果朝鲜也败了,朝鲜和中国那可是只有一江之隔,到时候,又会造成多少家庭破碎?
与其等着美国打进中国,造就国仇家恨,不如一开始就拼命,保住朝鲜,减少家人们的伤亡,朝鲜等于给中国百姓上了一道保护罩。
说到底,齐禄不愿意进入侦察连,不愿意跟敌人拼命, 是因为他还没有意识到朝鲜战场输赢对中国的重要性。
他以为中国战士来朝鲜,就是来帮忙的,来助威的,不是来拼命的,只要打赢了战争,他就可以回到家里,继续过自己的生活了。
齐禄明白了局势后,我相信,他很快就能调整自己,曾经英勇杀日本人的架势,配合他那专业的知识,一定会在侦察连做出巨大的贡献,为后方提供源源不断地情报,为打败美国佬做出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