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打造地方资讯门户第一网!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中国建造师网-江苏二级建造师、报考条件、学历要求、报考资格、报名时间、注册、培训-中国建造师信息网

热门关键词: 

  姓名、电话、收货地址,快递面单上的这些信息是最易遭外泄的个人信息。11月1日,我国首部专门针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系统性、综合性法律《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施行,引起了人们对个人信息保护的关注。

  与此同时,近日网络上备受关注的“UP主自述30分钟内被诈骗16万元”视频,和浙江警方侦破一个非法获取倒卖面单信息的犯罪团伙的消息,让快递面单的个人信息泄露问题再次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快递信息泄露会引发哪些问题?快递面单上的个人信息能否得到有效保护?据了解,早在2017年,国内多家快递公司便相继推出“隐私面单”。在今年“双十一”大量快递包裹抵达之际,记者走访南昌市多个快递点了解到,“隐私面单”至今仍未普及,多数市民处理废弃快递盒的方式存在泄露个人信息的巨大隐患。

  11月6日,记者在红谷滩区一居民小区内的菜鸟驿站看到,多位收件人按照手机收到的取件码在一排排货架上拿取自己的快递,其中有两人在离开时将贴有快递面单的外包装扔在菜鸟驿站门口的垃圾桶中。

  “今天拿了6个快递,我就直接在菜鸟驿站拆了包裹,把快递盒丢在 门口。”住在该小区的郑女士告诉记者,这么做主要是为了尽快确认收到的物品无误或者未受损。被问及每次取件时是否会将对快递面单进行处理时,郑女士思考了一会说道:“拿一两个快递的时候,想起来了就会撕掉,有的时候会忘记,或者快递比较多,就直接将快递盒丢在垃圾桶里。”

  记者走访了5家菜鸟驿站,发现取快递的人中仅有不到一半的人会处理快递面单或将快递盒直接取走,多数人在拆开快递后会将快递盒直接扔在菜鸟驿站的一角或门口的垃圾桶中。而这些被直接丢弃的快递面单,将收件人的个人信息暴露在外。

  “虽然一些人会使用假名作为收件人姓名,但地址和电话都是不会错的。”南昌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民警徐加明告诉记者,一些商家还会在快递面单上备注商品信息。通过这些看似简单的信息,不法分子不仅可以找到收件人的微信、支付宝、微博等账号,还可以推算出收件人的消费习惯、经济能力等信息,这样就可以“量身定做”诈骗话语,以博取受害人的信任。

  今年6月22日,林女士在家中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快递客服”,说她在淘宝买的快递丢失了,要给她理赔,并让她添加蚂蚁客服的QQ号。林女士添加该QQ号后,对方把她拉进一个名为“蚂蚁理赔中心36”的群聊,并让她下载一个App,在该App进入会议并打开共享备份。随后,林女士通过扫描对方发送的二维码,在支付宝中打开了一个名为“支付宝理赔中心”的页面。在对方引导下,林女士进行了一番操作,结果被对方以需要关闭贷款账户、个人账户风控管理、个人资金代码对刷为由,骗取150万余元。

  《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任何组织、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同时还规定,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根据个人信息的处理目的、处理方式、个人信息的种类以及对个人权益的影响、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等,采取措施确保个人信息处理活动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并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以及个人信息泄露、篡改、丢失。

  除了推广“隐私面单”,快递企业还应采取哪方面的措施来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水平呢?《个人信息保护法》对应采取的举措进行了说明,包括但不限于:制定内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对个人信息实行分类管理;采取相应的加密、去标识化等安全技术措施;合理确定个人信息处理的操作权限,并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定并组织实施个人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等。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