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谈判20时代:“真创新”就是满足“真需求”
随着2024年医保谈判大幕的落下,宣告中国医保正式进入全力扶持“线月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已经累计进行了7次医保谈判。纵观这七次谈判历程,医保局对于“创新”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尤其在今年7月《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正式审议通过后,支持“真创新”更是成为此次医保谈判的主基调。
以最终谈判结果而论,今年共有91种药品新增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其中,有90种是5年内新上市品种,38种是“全球性”的创新药。无论是创新占比,还是纳入新药数量都创下中国医保谈判的新纪录。
从“拼价格”,到“拼创新”,中国医保谈判已然完成全面蜕变。如此基调下,唯有能够满足临床需求的“真创新”产品,才能真正地获得医保局的重视与扶持,中国创新药的机会就藏在“线
全部参与医保谈判的117种目录外药品中,共有89种谈判成功,成功率达76%,价格平均降幅为63%,与往年基本持平。其中,创新药产品的谈判成功率超过90%,明显高于整体的76%。这也从侧面表明,医保局是在用真金白银地去支持“真创新”。
对此,国家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司目录管理处处长张西凡表示:“医保的药品谈判绝对不是单纯一味压价,更多的是一种价值购买,要对这个药品到底能给患者带来多少获益,进行科学的测算和评估。怎么去了解或者计算健康获益,我们引入了国际上主流的药物经济学理论,结合中国实际进行测算,再基于基金的承受能力提出一个底价。”
作为国内双抗龙头,康方生物的两款双抗产品卡度尼利单抗(PD-1/CTLA-4)和依沃西单抗(PD-1/VEGF)均成功纳入医保目录。卡度尼利单抗是全球首个肿瘤免疫双特异性抗体药物,于2022年6月在国内获批晚期宫颈癌适应症,填补了宫颈癌免疫治疗的市场空白;依沃西单抗于今年5月获批上市,是全球首个“肿瘤免疫+抗血管”机制的双抗新药,并且也是全球首个“头对头”战胜K药的药物。
无独有偶,迪哲医药的两款“源头创新”产品舒沃替尼和戈利昔替尼也均通过医保谈判纳入医保目录。舒沃替尼于2023年8月获批上市,是全球唯一针对EGFR 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exon20ins)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的口服靶向药;戈利昔替尼则在今年6月获批上市,是全球首个且唯一作用于JAK/STAT通路的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的新药。
在梁宁的新书《真需求》中,她对“真需求”做出了准确归纳。纷繁复杂的商业现象中,可以提出一个包含三要素的“真需求”极简模型,这三要素分别是:价值、共识、模式。
“真创新”与“创新”的本质区别在于思想范式的变化。“创新”只需在专利层面满足要求即可;而“真创新”则是从实际临床出发,填补患者的治疗空白。
以“价值、共识、模式”三要素而论,亚虹医药APL-1702都是完全符合“真需求”的。价值层面,APL-1702临床数据优异,是全球唯一提交上市申请的无创治疗宫颈癌前病变产品,具备全球创新能力;共识层面,“一刀切”早已不能满足HSIL的需求,急需创新疗法填补临床空白;模式层面,亚虹医药以“组合式创新”模式突围,无痛无创且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