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体育用品出口“热”力无限
近年来,中国冰雪体育用品出口持续火热。走进浙江寧海县雪杖企业的生產车间,工人们正在赶制发往德国的外贸產品﹔山东嘉祥县滑雪手套凭借不断提升的功能性和舒适性,在国际展会上屡屡斩获新订单﹔黑龙江七台河市冰鞋產品不断打磨细节、提升性能,国际市场认可度节节攀升……开发更加环保、绿色的冰雪体育用品,丰富国际体育用品市场供给,中国优质冰雪“冷资源”正向经济发展“热动力”加速转化。
浙江寧波市寧海县深甽镇被称為“中国运动杖之乡”,全国出口的每10根滑雪杖中有7根產自这裡。走进寧海县东龙五金有限公司生產车间,从流水线上下来的滑雪杖堆满了操作台,工人们正在进行最后的组装检查。
公司样品展示厅裡陈列着各种滑雪杖產品,一支主打绿色环保的滑雪杖格外亮眼。杖身设计简约,环保符号明显。“这是我们新研发的一款滑雪杖,在保証较高性能的同时,突出环境友好的特性。”公司总经理竺禎坤介绍,兼具环保属性与优越性能的滑雪杖在海外市场备受青睞。
过去几年间,这家企业也曾经歷起起落落。“我们的滑雪杖、登山杖一直以出口為主,巔峰时每年出口60万件,后来一度回落至平均每年20余万件,冲击还是挺大的。”竺禎坤坦言。
如何破局?竺禎坤带着团队奔赴国外市场,了解市场动态和客户需求。“在考察中,我们发现消费者越来越重视產品环保属性,在同等品质的情况下,倾向於选择环境友好型品牌。”竺禎坤说。為此,公司除了不断提升滑雪杖的品质,也注重制造过程的绿色环保。
“比如研发团队经过多种手柄材料对比实验,选定一种可降解海藻原料。用这种原料制作手柄,不仅更具舒适性,在生產上也更节约水资源、减少碳排放。”竺禎坤举例道,在生產滑雪杖时,企业会对生產过程中的剩余铝材进行回收和二次利用,同时尝试使用新材料和新工艺。
合作多年的德国老客户德森对此竖起大拇指,“使用环保型滑雪杖在消费者中成為一种风尚。东龙公司研发的滑雪杖兼具实用性和绿色性,性价比也很有优势,不愧是新一代的‘中国制造’。”
在深甽镇,越来越多滑雪杖生產企业意识到绿色环保的发展趋势,不仅引进废水废气控制处理设备,对柔性生產线进行优化升级,还迭代高能耗、低產出的生產工艺,进一步扩大生產效益。与此同时,面对海外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中国企业不断创新,使產品更好地适应滑雪等不同户外运动场景。
眼下,东龙公司内机器轰鸣,正在忙着生產出口欧洲国家的滑雪杖订单。“隻有以积极的姿态不断寻求產品创新,才能进一步打开更為广阔的国际市场空间。”竺禎坤说。
“长368毫米,宽28.5毫米,15片。”设置完参数,黑龙江七台河百凝盾运动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车间主任李伟轻点数控工作台上的鼠标,激光切割机便自动开始作业。几条高密度激光束迅速聚成一个光斑,在碳纤维钢片上左右滑动,一组35码的初级短道冰刀雏形旋即出炉。
韩国採购商蔡秀彬举着手机记录下这些画面,“我这次是来观看在七台河市举办的中韩短道速滑交流赛,顺便来参观厂房。看到自动化程度如此高的厂房,我对中国合作伙伴的生產能力充满信心。”看到眼前这条隻需5名工作人员就可实现运转的生產流水线,蔡秀彬直接订下了1300双冰鞋。
“我们的合作对象包括韩国、日本、匈牙利、加拿大等国企业。今年的冰鞋订单已经排满,预计年產量将突破3万双。”公司总经理王帅介绍,目前厂房的激光扫描3D建模系统、初级短道冰刀生產线、初级大道冰刀生產线、激光焊接生產线等4套生產设备都在满负荷运转。
除了批量化生產,企业还能為专业运动员提供私人定制服务。截至目前,企业已為1万多名国内外运动员进行激光扫描3D建模,这些数据也為公司打磨產品细节、提升產品性能提供了帮助。“七台河市有庞大的冰雪运动员训练队伍。我们会请专业运动员试用產品,他们的建议帮助我们不断对產品优化升级。”王帅说。
“七台河市被誉為‘中国短道速滑之乡’。这些年,来自七台河市的冰鞋產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认可度不断提高。”王帅介绍,今年,来自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冰雪装备订单源源不断。
在七台河体育中心室内冰场,来自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短道速滑运动员正在和中国运动员交流。中国运动员脚上的冰鞋吸引了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短道速滑协会副会长狄安娜·洛克特的注意。“这种冰鞋採用碳纤维材料,包裹性和透气性非常好。在国际赛事中,很多专业运动员穿的是根据自身脚型、尺寸定制的冰鞋,这有利於提升成绩。”洛克特指着一名澳大利亚的小运动员说,“她现在穿的就是中国品牌的冰鞋。每次来七台河参加交流训练,澳大利亚的队员们都会买一双新鞋带回去。”
在七台河,计划投资2500万元的冰雪经济產业园区建设已提上日程。冰雪经济產业园区将规划建设孵化器厂房、研创中心、冰雪產品试验场等,打造冰雪制造企业、经销商、终端用户各环节紧密联系的冰雪產业链。
“在我看来,中国很多冰雪运动装备的质量很好,性价比高,这些都使得中国產品颇具国际竞争力,得到亚洲、欧洲等地区消费者的青睞。”韩国龙仁市檀国大学冰雪运动协会会长朴修恩表示,相信随着中国冰雪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市场上将会出现更多中国冰雪运动装备,為各国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体验。
“咔噠咔噠……”走进山东济寧市嘉祥县建设北路手套產业园企业车间,在一阵有节奏的缝纫机运转声中,工人们正忙着缝制滑雪手套,缝纫机机头在布料上穿梭,起起落落间,一副副漂亮的滑雪手套“诞生”了。
“今年订单源源不断,正在赶制的这批货将发往英国。”山东建华中兴手套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建华介绍,“如今,公司引入数字化、智能化设备,彻底改变了以往手套作坊式生產模式,可实现年產600万套高品质滑雪手套。”
嘉祥县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评為“中国手套名城”。从20世纪80年代末起,这裡便开始发展手套產业,目前已成為国内重要的滑雪手套生產基地,產品远销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中国纺织协会统计数据,国内市场的滑雪手套六成以上来自嘉祥县,该县手套出口量佔行业出口总量近八成、居全国首位。
2022年北京冬奥会,嘉祥手套在国际舞台上屡次“破圈”:冬奥会期间,建华中兴等企业与安踏集团达成合作,生產冬奥会冰雪运动比赛使用手套﹔中国选手谷爱凌完成偏轴转体两周1620度的高难度动作时,手上佩戴的白色滑雪手套正是建华中兴与安踏集团合作生產的。
為提升滑雪手套的功能性与舒适性,嘉祥县滑雪產品生產企业的技术升级和產品革新从未停歇。在建华中兴的產品展示区,副总经理陈旭正在向外国客商展示公司研发的电动加热滑雪手套,“这是我们卖得比较火的一款明星產品。这款手套内含碳纤维加热材料,有高中低三个温度挡位,可以在零下30摄氏度使用5个小时以上,能有效防止人体热量在极寒状态下流失。虽然价格比较贵,但今年电动加热滑雪手套的外商下单情况非常好,目前出口量已达20万套。”
“中国企业的研发能力很强。他们非常了解欧洲滑雪市场需求,每年给我们推荐40款新材料或者新设计。我们约有一半的款式设计来自建华中兴。”意大利一家户外品牌经理莫拉说。
小手套迈向国际冰雪大市场,自主创新是重要推动力。在嘉祥县,包括建华中兴在内的许多企业,正在与上海东华大学、北京服装学院等高校展开合作,创新研发防火、防穿刺、电加热等手套新技术、新產品200余款,获批专利70余项,形成独具竞争力的核心技术。
经过多年深耕市场,嘉祥县已形成滑雪手套“研发设计、辅料採购、协同加工、出口展销”的全產业链条。目前,全县拥有滑雪手套生產加工及配套企业300多家、加工户1500多户,辅料生產、设备供应等配套企业50多家,年產8000万双手套。
不久前,在2024年美国国际冬季户外运动用品展会上,建华中兴生產的电动加热滑雪手套,吸引了美国、加拿大、意大利、法国等国的许多客商询问洽谈。“手套的顏色很漂亮,外形和细节都很精致。”一位美国客商对电动加热滑雪手套颇感兴趣,“电磁蓄能和高温挡位持续发热都能满足长时间户外运动需求。”
“通过展示產品、演示技术,我们向国际市场展示了中国制造的实力。”陈旭说,“在国际展会上,我们还挖掘了许多外国潜在客户、接到不少新订单,感知全球冰雪体育用品的市场需求和行业趋势。这有利於企业调整產品生產策略,拓宽出口渠道,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
冰雪“出圈”后,黑龙江正逐渐成為展现中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一扇窗。在这裡,农业、文化、体育与旅游相互加持,融合与发展并行,孕育出富民產业、幸福產业,激发了消费活力…
寧安市是“中国火山岩稻米之乡”,拥有世界珍稀的石板田8.5万亩。万年前火山喷发流淌的岩浆冷却后,形成大面积玄武岩“石板地”,经过万年风化和侵蚀,积聚10到30厘米的腐殖土,土质鬆软、肥沃…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於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