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打造地方资讯门户第一网!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中国建造师网-江苏二级建造师、报考条件、学历要求、报考资格、报名时间、注册、培训-中国建造师信息网

热门关键词: 

  “没想到真的解决了。” 孙先生因家中漏水问题矛盾解决缓慢,很苦恼,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找到了浦锦街道。很快,调解员联系了专业房屋检测团队上门,为孙先生家漏水问题进行“把脉”。通过协商,楼上业主针对渗水进行了维修,困扰了孙先生4年的问题终于画上了句号。

  12月5日,闵行区召开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座谈研讨会。会上,浦锦街道介绍了“帮帮忙”工作室及其成果。

  “帮帮忙”工作室成立于2020年,为居民提供信访来访、政策宣传、矛盾调处、法律援助、帮困解难、心理疏导等多元化精准服务。成立以来,“帮帮忙”工作室受理调解矛盾纠纷年均300余件,年均调解疑难复杂纠纷45起。如今,“帮帮忙”工作室已经成为了浦锦街道区域信访品牌、调解品牌和法宣品牌。

  浦锦街道“帮帮忙”工作室由司法所和信访办共同组建,纵向贯通区、街道、居(村),横向联动街道司法、信访、平安(综治)、妇联、工会等多部门。

  经过3年发展,“帮帮忙”工作室已经由当初的1个总站、4个分站发展为街道、居村、网格全覆盖,也就是组织网上的“1+35+4”格局:其中1是指“帮帮忙”工作室总站,总站设在信访司法综合服务窗口;35是指街道35个居村;4是指4个网格化分中心。

  通过将服务网络延伸至村居,做到“群众诉求一口受理、信访诉求一口分流、矛盾纠纷一口调解、意见建议一口归集”,力求实现“小事不出居村,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

  新时代基层矛盾呈现新变化,一个看似简单的纠纷可能牵扯面较广,既要依照法律法规,又要顾及群众利益,还要遵循民间风俗约定。

  “帮帮忙”工作室集合了信访代理员、人民调解员、社区律师等固定资源,同时按照工作需要匹配社区民警、城管执法队员等。

  在工作中遇到难点问题,“帮帮忙”工作室还邀请来第三方专家团队参与矛盾调解,共同出谋划策解决问题,从而形成了“帮帮团”3+N模式,实现优质资源在“帮帮忙”工作室集合,使得调解更具权威性和可信度,赢得群众认可。

  “帮帮忙”工作室始终以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事为己任,坚持“法治+自治、耐心+用心、刚性+柔性”。

  例如,某小区电梯突然发生下沉事件,导致被困电梯的王某腰椎骨折。事后王某向电梯维保公司甲、小区物业公司乙提出13万元的损害赔偿请求,但是甲、乙均拒绝赔偿。为此王某开始信访,信访件交由“帮帮忙”工作室进行调解。考虑该案件的复杂性,“帮帮忙”工作室邀请律师全程参与调解,经过多次协调、耐心劝说,最终达成甲乙共同赔偿的调解协议。

  又如,一位84岁高龄的应阿姨在小区与一名肇事者相撞,造成其颈椎错位并进行手术。根据双方当事人诉求,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帮帮忙”工作室为其调解,并帮助协调后续赔偿事宜。通过多次积极上门沟通协调,最终将这件矛盾纠纷成功化解。为了感谢街道“帮帮忙”工作室,应阿姨特地送来一面“为民服务、尽心尽责”的锦旗。

  “帮帮忙”工作室是对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现实解读和坚持践行,是“家门口”的法律咨询台,是“家门口”的纠纷调解室,也是“家门口”的信访服务站。面对未来,浦锦街道“帮帮忙”工作室将坚持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事,永远做群众的解忧人、贴心人。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