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旋律配得上你究竟怎么回事?
(记者 刘晗旭)随着市场需求逐步恢复、新旧动能加快转换,今年10月,工业生产总体上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11月15日,国新办就2023年10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出席并介绍相关情况。
数据显示,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累计增长4.1%,当月和累计同比增速都比上期加快0.1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工业生产累计增速逐月回升。”刘爱华介绍道。
装备制造业增速连续三个月回升。10月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比上月加快0.7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回升,高于全部规上工业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有力支撑了工业生产的增长。“其中表现比较突出的是汽车制造业高位加快,增加值同比增长了10.8%,比上月加快1.8个百分点。”刘爱华说道。
新动能加快成长壮大。芯片、人工智能等领域相关生产设备的生产快速增长,增长的引擎作用继续显现。10月份,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9%。航空航天事业蓬勃发展,引领链上行业高速增长,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10月份增长12.3%,均保持较快增长。
主要新能源产品产量保持快速增长。10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92.7万辆,同比增长27.9%。光伏电池产量增长62.8%,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增长57.3%,充电桩增长33.5%。生物基化学纤维增长70.2%,太阳能工业用超白玻璃增长37.5%,多晶硅增长54.1%,绿色材料产品也都保持较快增长。
企业利润持续改善。“企业发展信心总体稳定。10月份,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是55.6%,连续4个月位于较高景气区间。”刘爱华介绍道。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1.9%,已经连续两个月实现了两位数增长。产销衔接水平也在继续改善。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7.4%,已经连续4个月保持在97%以上。
10月份工业生产总体有所加快,转型升级持续推进。下阶段,随着扩大内需政策的持续显效,工业产销衔接水平不断改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壮大,“推动工业增长持续恢复具有坚实基础。”刘爱华说道。
当前,全球主要国家都在量子科技领域加强政策布局,相继制定发展战略规划,加大投入,加快量子技术从基础研究到商业化的进程。
建设美丽中国,是中华民族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根本大计,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
11月13日,风云三号F星(以下简称F星)首套图正式对外发布。目前,F星各遥感仪器均已开机运行,这标志着卫星平台和遥感仪器已进入稳态工作,将全面步入在轨测试阶段。
最早的恐龙蛋是“硬壳蛋”还是“软壳蛋”?2020年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古生物学家马克·诺雷尔等学者在《自然》发文称,恐龙的共同祖先所产的蛋是“软壳蛋”。
由西班牙和美国科学家主导的国际天文学家团队,利用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发现了迄今已知最遥远的类银河系棒状螺旋星系,其已超过110亿岁,这一发现可能意味着星系的形成和演化理论的某些方面需要修正。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自然》杂志。
在一项最新研究中,日本名古屋大学医学院研究团队发现,基质细胞衍生因子4(SDF-4)蛋白是一种可靠的肿瘤标志物,其检测胃癌的准确率接近90%。
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户用分布式光伏累计装机容量突破1亿千瓦、达1.05亿千瓦,助推我国光伏发电总装机规模超5亿千瓦、达5.2亿千瓦。1.05亿千瓦相当于4个多三峡电站的总装机容量。据统计,目前我国农村地区户用分布式光伏累计安装户数已超过500万户,带动有效投资超过5000亿元。
大科学时代,研究问题复杂度高、研究设施特殊、研究活动规模大,科技创新已不是简单的输入和输出关系。
农业产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有效减少农业生产、流通等环节产生的冗余成本,显着提升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已成为促进农业发展的新举措、新趋势和新动力。
11月8日立冬。虽然眼下在节气上已经进入冬季,但全国各地似乎在经历“冰火两重天”。最近,我国黑龙江、山西、陕西、河南等地均发布暴雪预警。
11月6日凌晨4时起,黑龙江省多地迎来暴雪天气,哈尔滨最大降雪量达20毫米以上,积雪影响了高铁动车组的正常运行。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投用自主研发的新式动车组融冰除雪装置,融冰效率提高1倍以上。
“风云地球”国际版13日正式发布,这是继2022年6月“风云地球”平台投入业务试运行后,中国气象局面向国际用户研发升级的卫星遥感综合应用平台,可提供包括云图、要素、灾害事件、气候、模式校验等在内的5大类100多个定量化、多尺度产品和服务,支持不同业务场景。
近年来,气候变化导致各种异常事件频繁发生,如厄尔尼诺现象和极端天气事件,这些都对渔业资源的丰度和分布产生了较大影响,进而对捕捞业的发展造成了冲击。
从演进历程来看,智能手机发展已经进入传统技术瓶颈期、新兴技术成长期和潜在用户培养期的“三期”迭加阶段,未来或将加速退出历史舞台。
市场监管总局、海关总署近日发布公告,决定对试点地区(适用范围:上海、广东、天津、福建、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进口信息技术设备强制性产品认证(CCC认证)要求予以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