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憨八龟的故事第三部是传言还是实锤?
人民网北京3月10日电 (记者刘微)3月10日,记者从河南省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三门峡市陕州城墓地出土了1套9件铜钮钟、1套10件石编磬,为三门峡正式建市以来首次发现战国铜编钟。同时出土了大量青铜及少量金、玉等精美文物,为研究春秋战国过渡阶段的考古学文化提供了丰富实物材料。
陕州城墓地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西郊经济开发区的西部。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三门峡市考古研究所联合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洛阳师范学院等对其进行考古发掘。
本次共发掘墓葬570座,时代包括春秋战国、两汉、唐、明清等,出土随葬品3000余件。其中,春秋战国墓共228座,墓葬分布密集,排列较为有序。
据了解,考古发现特殊身份工匠墓M687。M687为一椁重棺,棺椁上有印纹金箔装饰。其中,发现铜锯、斧、针、凿、锥以及不同规格的砺石,突出工匠特点,较为罕见。
此外,考古再次发现戎人墓葬,并呈现明显的中原化现象,体现了三门峡地区不仅是连接东西方的大动脉,也是北方地区与中原地区交流的重要通道。
“这次对陕州城墓地的考古发掘是时隔近七十年的又一次大规模考古发掘,为研究豫西地区东周时期墓地布局、社会政治变迁提供珍贵考古资料。”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馆员燕飞说。
人民网北京3月10日电(记者郝帅)3月9日,2023北京城市副中心马拉松新闻发布会顺利举行。本届北京城市副中心马拉松将是2023年通州区举办的第一个全程马拉松赛事。…
人民网北京3月10日电(记者刘微)近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史前聚落石家河遗址最新考古成果,首次确认石家河古城由内城、城壕(护城河)和外郭城构成,总面积为348.5万平方米,是长江中游同期最大城,与长江下游的良渚古城规模相当。同时,水利系统的新发现,深化了对长江流域距今5500-3800年城市规划和布局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