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什么大不了的英文是传言还是实锤?
中国到底有没有向俄罗斯提供军事援助?美国和欧盟开始掐架了。包括布林肯在内的一众美国官员一口咬定,有迹象显示中国援助了俄罗斯,并以此警告中国:要是被美国发现了,中国就等着被制裁。对于美方官员的此类论调,美国媒体“呐喊助阵”,推波助澜,配合着进行炒作,甚至到了歇斯底里的地步,尽管他们拿不出确切的证据。然而美国的盟友欧盟,却否定了布林肯的指控,援引观察者网消息,上周日,刚刚结束了对美国访问的德国总理朔尔茨,在柏林会见了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两人在会晤后的新闻记者会上,分别就中国是否援助俄罗斯的问题对外进行了说明。
冯德莱恩表示,欧盟没有发现中国军援,至少欧盟现在还没有发现中国有“出格行动”。欧盟将会关注事态的发展。至于欧盟会不会因此制裁中国,这个问题要等到欧盟真的发现中国确实援助了俄罗斯之后,才会探讨下一步的计划。
相比冯德莱恩,朔尔茨的回答更加坚定一些,他表示中国不可能援助俄罗斯,因为他得到了北京方面的保证。西方媒体猜测,这一保证,可能是朔尔茨今年年初访华的最大成果。其实“中国到底有没有向俄罗斯提供军事援助”,这个问题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情”,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不会。军援俄罗斯,一来不符合中国的切身利益,二来与中国的一贯立场背道而驰,中国没有理由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给自己“挖火坑”。
对中国来说,一旦援助了俄罗斯,就等同卷入了俄乌军事冲突,一个国家主动卷入一场军事冲突,向来就没有好下场,既要承担巨大的经济损失,又面临着国家形象受损的风险。当前中国对内聚焦于经济复苏,对外致力于维护和平稳定,主动卷入俄乌军事冲突,与这两点目标丝毫不搭边。
俄乌军事冲突打响以来,中国就向国际社会阐明了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劝谈促和,规劝俄乌两国的代表走向谈判桌,让中断已久的对话机制重新恢复。只有对话恢复了,才能为和平解决俄乌军事冲突,创造一线契机。中国也一直用实际行动,在履行自己的承诺。
不久前,中国提出了解决乌克兰问题的12点建议,这12点建议是根据俄乌两国实情以及乌克兰问题爆发的种种原因提出来的,完美地照顾到了各方的关切和利益点,是切合实际的建议,是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为解决乌克兰问题指明了方向。然而中方的“黄金建议”,却遭到了美方的质疑,白宫宣称中方的建议模棱两可。美方之所以反对中方的建议,一是害怕中国在解决乌克兰问题的过程中,发挥主导性的作用,让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进一步提升。
二是害怕国际社会采纳了中方的建议,令乌克兰问题在美方的预期计划之外妥善解决。在美方的计划中,俄乌两国还得打上一阵子,只有等到美国的战略目标差不多达成了,那时候才是俄乌双方展开对话并达成停火协议的时间,过早结束不是美国想要的结果。毫无疑问,美国既是引爆俄乌危机的幕后主使,又是令乌克兰战火蔓延的害群之马,更是阻碍乌克兰问题解决的最大阻力。对比中国鲜明正义的立场,孰是孰非,不仅仅是欧盟,想必国际社会也看得一清二楚。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