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苏武牧羊翻译到底什么情况?
6月15日,第十一届全国古典学年会在中山大学召开。记者获悉,自承办2012年第一届全国古典学年会之后,这次是中山大学古典学研究中心时隔12年再次承办年会。现场还举行了中山大学古典学研究中心获批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的揭牌仪式。
中山大学副校长刘济科在致辞时指出,古典学是对古典文明进行专深研究的学问,承载着不同民族所属文明的特质与价值,维系着受其滋养的民族身份认同,构成了人类文明相互理解的深厚基础,是现代世界对文明传统予以传承的重要领地。近年来,全国多所大学均已建立古典学研究中心,若干高校已在教育部备案设置古典学作为二级学科。中山大学古典学研究中心成立于2008年,是全国高校中成立最早的古典学专门研究机构之一。
广东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张知干在致辞时表示,全国古典学名家翘楚云集中大,共同见证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中山大学古典学研究中心”揭牌,这是对中大古典学学术建设水准的一种高度认可。省社科联期待与中山大学持续深化拓展全方位、高水平、多层次的务实合作,齐心协力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做出更大贡献。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古典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吴飞表示,西方文明的不断发展得益于不断地重返古典,而西方古典的力量则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柏拉图。他以柏拉图理念论为例,呼吁与会学者不断推进国内的柏拉图研究,使之提升到新的高度和境界。
本届年会以“柏拉图与古典学”为主题,由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古典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山大学博雅学院、中山大学古典学研究中心承办,来自全国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的近200位专家学者和博士生参会。会议开幕式由中山大学博雅学院院长陈建洪主持。
来自西南大学教授崔延强、重庆大学教授张文涛、浙江大学教授林志猛、清华大学教授陈壁生分别作“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怀疑论何以可能?——基于皮浪派和中期学园派的理解”“性与天道——‘自然’问题与柏拉图对道德和政治秩序的奠基”“柏拉图论自然与强力”“中国文明‘礼乐’性质的形成:后郑玄时代的‘制礼作乐’”大会主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