锹(qiāo)燕(yàn)圭(ɡuī)浩(hào)这是个什么梗?
日期:2024-03-30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浏览次数:179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王梓懿实习生马昭君王鑫炜)“请接受我们的感动,虽然您不曾知道,生命之旅何时结束,但当那一刻来临时,您却留下了鲜花一簇”今天上午,由甘肃省红十字会、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的“生命礼赞2024年甘肃省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活动”在兰州举行。
6名“大体老师”在完成自己神圣的教学任务后,最终安息在纪念园的苍松翠柏间。纪念园内,省红十字会、省卫生健康委、省民政厅及省人民医院、兰大一院、兰大二院、省中心医院、医务人员、志愿者、捐献者家属代表等社会各界200余人共同缅怀逝者,在志愿者轻诵致敬捐献者的诗歌声中,大家对生命与死亡有了新的理解和感悟。
纪念园内,鲜花簇拥,翠柏含肃。“哥哥,你还记得我吗?这是你走的第五年,爸爸妈妈身体都很健康,请你放心”这是遗体捐献者家属代表为亲人写的信。活动现场,他们用这种方式向长眠于此的亲人们表达深切思念。
纪念碑上,镌刻着272位捐献者的姓名。碑上的名单还将不断延长,他们可能曾经是白发苍苍的父母、新婚燕尔的爱人、嗷嗷待哺的孩子,如今他们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遗体器官捐献者”。他们的生命之光虽已谢幕,却以另一种方式重新延续。
截至目前,全省志愿登记成为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11.2万人,实现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88例,捐献大器官248个,实现捐献角膜178枚;实现公民逝世后遗体捐献157例生命的长度无法延长,却可以选择生命的宽度。在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和受助者的事迹中,“人体器官捐献”不再只是一个冷冰冰的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