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13个孩子死去的样子
感谢中青报,让我们知道河南火灾,13个小学生是呈熟睡状死去的。有学生是打破窗户的防盗网逃生的。
也感谢三联生活周刊,他们的稿件写到30人住在这样的宿舍里。其实我了解有的学校一个宿舍可以住40人,双层床,两张床之间只能站一个人,只不过没有发生火灾。
三联的报道还提到,晚上11:00有人发现着火打电线分消防队赶到。这是至关重要的细节,是一篇火灾报道应该问到的核心内容。
但是我觉得能接受。这是河南一个县城消防队到一个村的时间。这不仅是空间意义上的距离,也是一个“落后”地区的速度。
这特别让人愤怒,因为有些遇难学生就是附近村的,他们的父母从外地赶回来,还不能见到孩子的遗体——死亡的地点就在家附近。
这些媒体报道的事实,都很让人难过,但是对在河南长大的人来说,也并不意外。太多的苦难,人们都学会了认命。
学校负责人被抓了,将会受到严惩。但是他只是倒霉而已。他的学校比很多学校都好。接受采访的村民对这个学校没什么意见,教学质量不错,伙食可以。
遇难孩子的家长,肯定特别难过。因为他们不是那么认命,他们在外打工挣钱,供得起孩子去读英才学校,这是民办学校,要收费的,明明有义务教育的公办学校。
他们刚刚意识到,要改变命运只能靠从小卷教育。大城市的人已经在反思“卷”了,在想办法双减,而河南的乡村,才意识到“读书改变命运”。
这是这片土地上少有的希望。我老家郸城,全县都在卷教育,每个村庄的人都知道985、211……但是你无法告诉他们,应试教育无用,考大学不能改变什么。
“不能改变什么”,就是河南人的宿命。只有别的地方都变好了,河南农村才能跟着变好一点点。所以在前两年武校发生火灾后,今年还能发生一样的火灾。
很多事只能叹息、认命,无能为力。但是我不能认,也不想认,尤其是不能忍受那片土地上媒体的沉默和官员的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