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打造地方资讯门户第一网!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中国建造师网-江苏二级建造师、报考条件、学历要求、报考资格、报名时间、注册、培训-中国建造师信息网

热门关键词: 

  最近天气逐渐变冷,李大爷习惯每天泡脚助眠,但每次泡脚时,他都感觉温度不够,喜欢用非常热的水泡脚。

  某天他照例泡脚完,发现自己的脚上被烫出了好几个水泡,但没有过度的疼痛感,他也没有当回事,随便拿了点药敷上就没再理会。

  没想到一段时间后,他脚上的水泡逐渐溃烂脓肿,整个足部散发出异常的恶臭味。家人赶紧带着他去医院就诊,经诊断李大爷是患上了糖尿病足,由于耽误的时间过久,只能将局部坏死的组织进行截肢。

  如若在查出糖尿病后,李大爷可以遵医嘱复查,改变生活习惯的话,一切也不至于发展至此。对此李大爷悔不当初,但一切为时已晚。

  国际糖尿病联盟发布的2021糖尿病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20~79岁的人群中,罹患糖尿病的患者总数约有5.37亿。每2名糖尿病患者中就有一名未确诊,总数有2.4亿。全球范围内约有670万人死于糖尿病。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名誉主任滕卫平教授领衔进行的中国人群糖尿病患病率的最新全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在《英国医学杂志》上发表,该研究在2015~2017年间抽样调查了我国31个省级性证据7.5万余名居民的糖尿病患病数据。

  通过分析后发现,确诊糖尿病的患者有9772人,其中有5308人为新确诊人群。换言之,有一半的糖尿病患者在参与调查前是不知情的。除了确诊的患者外,糖调节受损(糖尿病前期)的人群高达27230人。

  换算一下,我国居民糖尿病的患病率为12.8%,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35.2%,相当于我国有将近一半的成年人存在血糖异常的问题,

  糖尿病作为一种十分高发的病症,在确诊后患者需要控制自己的饮食,这四种升糖指数高的食物,要多加注意,尽量少吃。

  软烂的白粥:白粥的升糖指数(GI)在70以上,煮制的越软烂的升糖指数越高。因为白粥烹饪的时间越久,大米内的淀粉会被分解成短链碳水化合物,更容易被身体消化吸收,导致餐后血糖急剧上升。糖尿病患者要喝白粥的话,最好加上燕麦、粗粮、豆类等,可降低其GI值。

  马铃薯:马铃薯的GI值在82~87之间,其主要成分为淀粉,在进入体内转换成脂肪前会被糖化,继而变成葡萄糖,导致血糖上升。建议糖尿病患者摄入马铃薯的时候,要适当减少主食的摄入量。

  薏仁:薏仁的GI值在80左右,高压熬煮的GI值更是直逼90,对于本身血糖高的人群而言,薏仁不适合经常性食用,每次摄入的量保持在100g以下为宜。

  南瓜:南瓜的GI值为75,属于高升糖指数的食物。特别是把南瓜切块煮粥时,升糖指数会更高。对于需要控糖的人群而言,选择南瓜最好以嫩的为主,每次摄入量保持在100g以下,同时减少主食摄入。

  很多人血糖升高却不自知,这很可能是因为忽略了身上所出现的不适症状,当发现身体有这四个症状,一定要警惕。

  多食:身体摄入能量主要是通过饮食,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胰岛素缺乏以及功能性障碍,导致身体无法利用葡萄糖,这样一来身体就无法获取充足的能量。身体想要维持正常运转,只能刺激摄食中枢,让身体产生饥饿感,日常进食量会明显增加。

  多饮:血糖升高会导致患者体内的渗透压上升,继而出现渗透性利尿,排尿量会异常增加。排尿量增加后,会让患者感觉到明显的口干、口渴。且糖分代谢异常也会让机体处于缺水状态下,也会增加饮水量。

  体重减少:虽说日常的进食量增加了,但患者的体重却会逐渐减轻。这是因为患者无法正常吸收利用食物内的葡萄糖,体内的细胞没有充足的养分,只能通过消耗脂肪来供能所致。

  除了上述的症状外,糖尿病还会引起患者出现视物模糊、皮肤瘙痒等症状出现,日常要多注意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2017版)》中给出的预防糖尿病推荐饮食为,日常主食要粗细粮搭配,其中粗粮占比需达到1/3。蔬菜和水果要尽量多吃,蔬菜每日摄入量保持在500g左右,水果则保持在250g左右,其中蔬菜要以深色的为主。鱼禽类、肉类摄入类保持适当即可,奶类、豆类食品要保证每日都有。

  运动对于预防糖尿病也有很大的帮助,《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指出,规律的进行运动可以帮助降血糖、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以及改善体质等。建议每周运动时间保持在150分钟左右,注意要长期坚持。

  在必要时,可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律的用药,将身体的血压、血脂水平维持稳定,预防糖尿病发生。

  糖尿病的发病人群逐渐趋于年轻化,这是全社会都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当糖尿病来“敲门”时,身体会发出一些警报信号,日常要留意异常表现,同时要提高疾病意识,做好预防工作。#知识创作人第八季##好医生为健康护航#

  参考资料:[1] 《全球糖尿病数据上新,患者已破5.73亿!IDF 2021 编者权威解读!》.医学界内分泌频道.2021-12-06[2] 《南瓜能降血糖?不知道这一点,血糖可能越吃越高!》.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2022-05-12[3] 闫济民.糖尿病的典型症状[J].健康向导,2010:25.[4] 李连喜.警惕糖尿病的非典型症状及高危因素[J].《江苏卫生保健:今日保健》,2016:14-14.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