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珍惜生命之源
日期:2024-03-21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浏览次数:179
为唤起公众的水意识,建立一种更为全面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体制和相应的运行机制,1993年1月18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根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制定的《21世纪行动议程》中提出的建议,通过了第193号决议,确定自1993年起,将每年的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以推动对水资源进行综合性统筹规划和管理,加强水资源保护,解决日益严峻的缺水问题。同时,通过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公众对开发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颁布后,水利部确定每年的7月1日至7日为“中国水周”。后考虑到世界水日与中国水周的主旨和内容基本相同,因此从1994年开始,把“中国水周”的时间改为每年的3月22日至28日,时间的重合,使宣传活动更加突出“世界水日”的主题。
据水利部统计,全国有400座城市供水不足,110座城市严重缺水。在32个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中,有30个城市长期受缺水困扰。在46个重点城市中,45.6%水质较差,是世界水平的1/4,列世界第88位,我国属于“缺水国家”。
一滴水,微不足道。但是不停地滴起来,数量就很可观了,“滴水”在1小时里可以集到3.6公斤水;1个月里可以集到2.6吨水。这些水量,足以供给一个人的生活所需。可见一点一滴的浪费都是不应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