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突破以“心”换“心”
2022年以来,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先行先试“中心化”发展模式,在提升心脏疾病医疗服务水平上先人一步、快人一拍、胜人一筹,构建心脏疾病综合诊治平台,提高医院心脏疾病整体诊疗水平,为促进我市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8月21日上午10时30分许,一切准备就绪后,曾祥军和同事们开始为患者实施房间隔缺损修补、二尖瓣修补、三尖瓣修补手术。4个小时后,手术顺利完成。作为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院长助理、心脏中心主任、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曾祥军已记不清他来宿就职后做过多少例心脏外科手术了。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不论大小、难易,他都以高度专业和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次手术。
心脏疾病的治疗手段除了心内科药物治疗和介入手术外,还包括心脏外科手术治疗。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心内科诊疗技术在宿州乃至省内地级市医院中都名列前茅,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如何为患者提供更多选择和更优服务,实现均衡发展,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一直在探索,而首先要解决的便是人才引进问题。
2022年初,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以高层次人才引进武汉亚心医院心脏外科专家、博士曾祥军。有着18年心血管外科从业经验的曾祥军,曾参与心血管外科手术8000余例,主刀5000余例,包括心脏瓣膜置换、冠脉搭桥、大血管夹层手术、各类先心病手术、房颤迷宫术、左心耳切除术、全胸腔镜心外科手术等,心脏外科经验十分丰富。曾祥军也想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利用手中的技术,整合心内科、心脏外科等科室资源,组建“心脏中心”,构建“心”病诊疗新机制,为患者提供更多诊疗方案。
来宿就职后,作为学科带头人,曾祥军领衔整合医院优势资源,正式启动“心脏中心”建设,组建由心脏内科、心脏大血管外科、麻醉科、SICU、心脏电生理检查科为基础的多学科医疗中心。该中心是我市成立的首个“心脏中心”,拥有超百人的医护团队,能在最短时间内对各种心脏疾病患者进行会诊,提供最优化、最经济的治疗方案,具有鲜明的心脏学综合诊治特色。
自“心脏中心”成立以来,曾祥军先后带领团队开展大型复杂心脏外科手术近200例,让我市心血管外科技术“洼地”在短时间内破壁“增高”,为我市乃至皖北地区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了强有力的医疗保障。
家住萧县马井镇的吴大爷,今年75岁,患有冠心病,多年前曾做过心脏介入手术(心脏支架手术),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堵塞情况越来越严重,于是来到皖北煤电总医院就诊。经过专家诊断,吴大爷因年龄较大,已不适合再次实施心脏介入手术,经研判分析,综合病情、患者年龄、术后恢复等情况,决定为其实施心脏搭桥手术。8月10日,曾祥军的团队为吴大爷实施了手术。手术进行得非常顺利,3天后,吴大爷便能下床走动,这让吴大爷的家人十分惊喜:“真没想到咱们宿州也有这项技术,原先只能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做的手术,现在在家门口也能做了,真是太方便了。”
与吴大爷情况类似的还有隔壁病床的68岁的邱大娘。8月16日,家住埇桥区蕲县镇的邱大娘突发心疼、胸闷。家人立即把她送到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经冠脉造影检查后,医生发现邱大娘左主干狭窄99%,而且频发性心绞痛,随时可能发生心肌梗塞,猝死风险十分大,需要立即进行手术。但由于邱大娘身体较弱,转诊风险较高,心内科和心脏外科专家经会诊研判,决定为其实施心脏搭桥手术,同时用扩张冠脉的药物减轻症状。经家属同意,第二天,医院“心脏中心”顺利进行了手术,术后邱大娘恢复良好。“多亏了曾医生的团队,让我们减少了转诊途中的劳累奔波,也节省了看病花费。”邱大娘的儿子激动地对记者说,他们对“心脏中心”的诊疗技术和服务水平非常满意。
这些只是曾祥军团队做过的众多手术中的个例。本着“应治尽治”原则,“心脏中心”高度重视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不断突破年龄、体重、时间的“禁区”,成功救治大量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急性心内膜炎、严重心脏瓣膜病、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等危急重症患者,并多次为8旬以上高龄老人成功实施心脏瓣膜置换、冠脉搭桥等复杂心脏手术。今年2月,曾祥军主刀,为胎龄仅27周、体重1.0公斤的早产儿实施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手术。此前,曾祥军还曾为1.4公斤及1.2公斤早产儿极限补心。
为进一步提高我市心脏疾病医疗水平、扩大医疗服务范围,曾祥军还组织“心脏中心”专家多次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心脏疾病基层巡讲”活动,为基层医务工作者提供技术和理论知识指导帮助,促进医疗业务交流,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目前,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心脏中心”在曾祥军的带领下已进入快速发展轨道;市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比肩一线城市的医疗服务水平,大大降低了转诊风险。未来,“心脏中心”将从“心”出发,打造国内一流的胸痛中心、房颤中心、心衰中心、高血压管理中心以及心脏康复中心,向着省重点专科不断迈进。